吉林省通化市七年级地理上册 3.4世界的气候说课稿2 (新版)新人教版[001].docx
吉林省通化市七年级地理上册3.4世界的气候说课稿2(新版)新人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吉林省通化市七年级地理上册3.4世界的气候说课稿2(新版)新人教版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吉林省通化市七年级地理上册3.4世界的气候。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气候类型,并结合实际情况,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地理知识视野。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和解读地理现象的能力,通过分析世界气候分布,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
2.增强学生运用地图和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地理实践技能。
3.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解决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地图展示,引导学生对比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区域,结合气候因素,探究其成因。
难点:1.复杂的气候系统对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挑战。
??解决方法:采用分层教学,对基础知识和难点进行分解,通过小组合作和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
2.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解决方法:结合实际案例,通过讨论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气候对生活、农业和工业的影响,提高学生的情境理解能力。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吉林省通化市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世界气候分布地图、气候类型特征图片、相关视频资料等。
3.实验器材:无需实验器材。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布置世界气候分布图,以便学生直观观察和讨论。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多少种气候类型吗?这些气候类型是如何形成的呢?”引发学生对气候的好奇心。
??-展示地球气候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世界的气候”。
2.讲授新知(20分钟)
??-讲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等。
??-通过地图展示,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成因,如纬度、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结合实例,讲解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农业、工业、旅游业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巩固练习(10分钟)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气候类型,分析其分布特征和成因,并进行小组汇报。
??-课堂问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和成因。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5.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某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并撰写一篇简短的报告。
??-强调作业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认真完成。
知识点梳理
1.气候类型概述
??-气候类型的定义:根据气温和降水组合特征,将地球上的气候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等。
2.气候形成因素
??-纬度因素:地球表面不同纬度获得的太阳辐射量不同,导致气温差异。
??-海陆因素:海洋和陆地的热容量差异,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分布。
??-地形因素:山脉对风向和降水的影响,形成地形雨和雨影区。
3.世界主要气候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亚马逊雨林、刚果盆地。
??-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的低纬度地区,如非洲萨赫勒、南美洲巴西高原。
??-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副热带高压带,如撒哈拉沙漠、澳大利亚内陆。
??-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如西欧、智利南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北美洲的内陆地区,如俄罗斯、美国中部。
??-寒带气候:主要分布在北极圈以内的高纬度地区,如格陵兰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4.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农业生产:气候影响作物的生长周期、产量和质量。
??-工业生产:气候影响能源消耗、原材料供应等。
??-交通运输:气候影响航线、铁路、公路等交通线路的选择。
??-旅游业:气候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游客的数量。
5.气候变化及其应对措施
??-气候变化的定义:全球气候系统长期变化的现象。
??-气候变化的原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