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理解 (一).pdf
文言文阅读理解
文言文阅读理解篇1
一、人称代词
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
章的人,即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
的文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现在。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不用了。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
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其
中“阁下,,“陛下”有外交用语中还用。
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作
“他”或“它“,不仅代人,还可以代事代物。
“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
“莫”,相当于“没有谁”,是无定指的代词;
“相”作互指代词,相当于“相互”“彼此”,也可以偏指,代
“你”“我”“他”。与“相”的偏指现象极相似的还有“见”
字,多代“我”,即《辞源》所谓“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
二、疑问代词
文言的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谁“孰”“何”;“何”也问事。
问事的还有“奚”胡曷”“恶”“安”“焉”等。
三、指示代词
文言常见的指示代词有“此”“是”“斯”“兹”“夫”等,另
“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文
言文阅读理解篇2
疑问代词:根据疑问代词指代的询问对象,古汉语疑问代词可分
三类。
(1)指人的。有“谁、孰。a“谁”用于一般问句,
可作主、宾、定、语及判断句的谓语。b“孰”用于选择问句,一
般有先行词。如:“吾与徐公孰美?”译为“哪一个,一般只
作主语。它还可指物、处所。“孰与介”表比较:如“吾孰与徐
公美?”;用于反问句中,表肯定:“惟坐待亡,孰与伐之。”有
“哪里比得上”的意思。
2()指物的。有“何、胡、奚、曷”等。“何”:作主、
宾、定、判谓,a常用来询问原因或方法,如:“许子何不为陶
冶?”译为“什么”“为什么”;b询问处所,如“子欲何之?”
译为“哪里”。“胡、奚、曷经常a作状语,用来询问原因,
相当于“为什么”或“怎么”,如“子奚乘是车也?“;b它们也
经常作介词的宾语前置,如“胡为”“曷为”,询问原因。c“奚
以“询问方法。
3()指处所。有“安、恶、焉”。a它们主要作状语,
询问处所。相当于现代的“在哪里”。如“焉置土石?”;b也可
作前置宾语,用来洵问处所。如“沛公安在?”C还可以用于反问
句,作状语,加强反问语气。类似于“哪里”。d“焉”用于反问
句后虚化了,不再实指处所。如“弗爱其子,安能爱君?”
追答:
人称代词:
(1)第一人称代词,有“我、吾、余、予oa它们都
可作定、主、宾语0b“吾”一般只在否定句里作前置宾语,c而
在肯定句里一般用“我”作宾语。d“朕”先秦时意同“我”,秦
朝后,是皇帝自称。
2()第二人称,有“女(汝)、尔、若“。a它们可作主、
定、宾语。b“而、乃”一般只作定语。
3()第三人称,a“彼”出现率不高,一般作主语,个
别用作宾语,仍有指示性,有轻蔑意味。b“之、其”出现率很高,
“之”只作宾语,“其”只作定语。
4()第一、二人称代词后,加“侪、辈、属、曹”表复数。
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文言文阅读理解篇3
番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