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秋新人教版地理7年级上册课件 1.2.1 地球与地球仪(第1课时).pptx

发布:2025-03-09约4.23千字共4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地球的形状,这个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清楚不过的事实,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授课人:XXX时间:2024年人教版-第一章-第二节-第1课时助力教学仅限个人使用,

结合科学故事、史实材料等,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用数据、类比等方法描述地球大小。观察地球仪,并用简易材料制作地球仪模型。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和纬线,说出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描述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所在地的经纬度位置。在地球仪上识别两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等,说出划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依据。课程标准助力教学仅限个人使用,

step1step2step3step4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会用相关数据对比分析描述地球的大小。利用经纬仪和地球仪,比较归纳经纬线、经纬度的划分。利用地球仪和地图判读某地的经纬度,学会用经纬网进行定位。学习目标助力教学仅限个人使用,

1234人类对地球的形状的认识我们的星球有多大地球的模型——地球仪课堂练习目录助力教学仅限个人使用,

PART/0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助力教学仅限个人使用,

地球是什么形状?你怎么知道的?助力教学仅限个人使用,

世世代代生活于地球上的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却要晚于对星空的认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身处地球之上,我们无法观察到它的全貌,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无比艰辛的历程。助力教学仅限个人使用,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古中国天圆地方其言天似盖笠,地法覆盘。天地各中高外下。——《晋书·天文志》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周髀算经》古代由于人们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就以为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并且把天空看作是扣着的一口巨大的锅。(①猜想阶段)助力教学仅限个人使用,

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在中国古代的建筑、货币等方面均有表现。方孔圆币天坛四合院拓展助力教学仅限个人使用,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古印度地球是一个倒置的碗图解:支撑地球的是几只巨大的大象;而大象又站在一只巨大的乌龟背上,它是印度主神毗湿奴的化身。毗湿奴、地球、大象又被一条巨大的眼镜蛇环绕,眼镜蛇代表着水。(①猜想阶段)助力教学仅限个人使用,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在几平所有的古代文明中,都有关于创世纪的传说,也有对世界(地球)的认识。受限于人的视野和生活环境,早期的人们都觉得大地是平坦的。古埃及人觉得地球像一个漂浮在海洋上的盘子。01古巴比伦人觉得大地是龟背般隆起的空心山。02古希腊人觉得大地的形状像一个凸起的大圆盘。03古代俄罗斯人觉得大地像一块圆盾,由三条极大的鲸用背驮着,使它浮在大洋表面上。04(①猜想阶段)助力教学仅限个人使用,

后来一些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那些乐于观察思考的古代科学家逐渐认识到,“大地”应该是个球体。生活在21世纪的你能在生活中发现哪些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合作探究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助力教学仅限个人使用,

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海边迎面驶来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实例1:海岸看船助力教学仅限个人使用,

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实例2:登高望远助力教学仅限个人使用,

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实例3:月食月食是地球挡住太阳,所以如果影子是圆的,就证明地球是圆的。助力教学仅限个人使用,

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实例4:卫星照片微信背景后面的地球是真的吗?是真的,这张照片是来自于阿波罗17号飞船,从4.5万千米的高度,宇航员拍下了完整的地球照片,并把照片命名为“蓝色弹珠”。助力教学仅限个人使用,

拓展虽然同为地球,但图片的视角从非洲大陆上空变为了中国上空。2017年,微信首次更换启动闪屏的这张新图片,右侧的图是由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从太空拍摄的中国全景。微信团队介绍称,此次展示”风云四号”拍摄画面,也是寓意从”人类起源”到”华夏文明”的历史发展,旨在向亿万微信用户展示华夏大地的河山风貌。助力教学仅限个人使用,

你们熟悉的看似容易的原理,古人依然走过了漫长的岁月!助力教学仅限个人使用,

太阳和月亮(②推测阶段)人们根据月球和太阳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一个球体,于是有了“地球”的概念。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助力教学仅限个人使用,

前4世纪的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看到地球影子的圆形而推断出地球是圆的。(②推测阶段)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助力教学仅限个人使用,

(③证实阶段)这次环球航行的路线是什么?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ABCA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助力教学仅限个人使用,

助力教学仅限个人使用,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故事,给你怎样的启发?1.科学需要实践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