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西方经济学说史第七章.ppt

发布:2017-04-05约6.61千字共4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经济学说史 第七章 边际革命 第一节 边际主义兴起背景及其先驱 19世纪70年代初,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和法国的瓦尔拉斯相互独立地而又几乎同时发表了三部具有相同理论倾向的著作——《政治经济学原理》、《国民经济学原理》和《纯粹政治经济学纲要》,标志着西方经济学演进中一个重要转折的发生,被称为“边际革命”。 边际主义兴起的背景 当时古典经济学已经越来越难以说明现实生活,经济学家需要转换方向来说明价值问题,就是效用价值论。 商品价值由效用决定的观点并非新理论,但价值起源于劳动的观点一直占据上风。 边际主义的兴起,引起了经济学范式的一次重要革命,经济学实现了古典范式到现代分析范式的转变,并正式开始成为一门在可供选择的不同用途之间分配有限资源以实现最佳目标的科学。 古典学派的自由竞争思想又获得了新的理论支撑,古典经济学进入了新古典阶段。 边际主义的先驱 边际主义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但其起源至少可追溯到18世纪上半叶。 德国经济学家赫尔曼·亨利希·戈森(Hermann Heinrich Gossen, 1810-1858)是边际效用论的直接先驱。 他在1854年发表的《人类交换法则及人类行为规范》一书中,建立了一个相当完整的主观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为边际主义经济学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戈森的理论 出发点是最大幸福原则 人们渴望从生活中得到享受,生活的目标是最大的满足,这种满足就是效用。戈森从人们的消费行为中发现了两大规律: 1)边际效用递减原理,又被称为戈森第一定律 2)边际效用均等原理,又被称为戈森第二定律 戈森定律举例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X 10 9 8 7 6 5 4 3 2 1 9 8 7 6 5 4 3 2 1 8 7 6 5 4 3 2 1 7 6 5 4 3 2 1 6 5 4 3 2 1 5 4 3 2 1 4 3 2 1 3 2 1 2 1 1 0 戈森的理论 劳动者要从劳动中得到最大享乐,应当在劳动产品的最后享乐等于劳动的最后痛苦时停止劳动。 交换应当进行到使其中每一种物品的“最后一个原子”给每个人提供等量效用,双方都得到最大享乐量时为止 改变了经济学的研究方向,由最大利润生产变为最大满足的追求,由如何创造更多资源变为如何将既定资源加以最佳配置以获取最大的效用总量。 第二节 奥国学派 边际主义的两种倾向:数理学派VS心理学派 卡尔·门格尔(Carl Menger,1840-1921)从多方面开创了奥国学派(又称奥地利学派)的边际效用理论: 关于“经济财货”及其与所有权关系(为私有制存在辩护) 关于价值的性质及尺度(价值的尺度是主观的) 关于价格形成的理论(价格形成的下限由需求者规定,而上限由供给者决定) 关于生产财货的价值(第一级财货、第二级财货、“缺少法”) 维塞尔的要素收益自然归属论 弗里德里希·冯·维塞尔(Friedrich von Wieser,1851-1926)继承并发展了门格尔的学说,提出生产要素收益自然归属论。 价值由边际效用决定,最大可能收益的价值应成为对生产财物估价的基础 采用解联立方程的方法确定生产收益价值的自然归属原则 是对门格尔的“缺少法”的补充和发展 维塞尔的要素收益自然归属论 X+Y=100 2X+3Z=290 4Y+5Z=590 如果把按这种方法计得的归于各个生产要素的收益称为“生产贡献”,那么,所有生产贡献之和恰好分尽总收益的价值。 庞巴维克的边际对偶论和时差利息论 欧根·冯·庞巴维克(Eugen von B?hm-Bawerk, 1851-1914)是奥国学派理论的集大成者。 他提出效用必须和物品“稀少性”结合,才会有价值 价值不决定于物品的总效用,也不是物品的平均效用,而是它的最小效用,也即维塞尔所指边际效用 如果对某一商品的需要不变,这一物品的数量越多,边际效用就越小,这一物品的价值就越小。 边际对偶论 就一对孤立的买者和卖者而言,价格将以买者对商品的主观评价为最高界限,以卖者的主观评价为最低界限,决定于两者之间的某一点上。 设定了一个供求双方的成交价上下限区间 从主观价值论角度为供求均衡的价格论提供了一种边际效用论的解释 边际对偶形成价格举例 买主 卖主 A1对一匹马的评价(而且愿意用低一些的价格买进) 30磅 B1对一匹马的评价(而且愿意用高一些的价格卖出) 10磅 A2 28磅 B2 11磅 A3 26磅 B3 15磅 A4 24磅 B4 17磅 A5 22磅 B5 20磅 A6 21磅 B6 21磅10先令 A7 20磅 B7 25磅 A8 18磅 B8 26磅 A9 17磅 A10 15磅 时差利息论 现在的物品通常比同一种类和同一数量的未来物品更有价值 现在的物品——现在能直接满足消费需要的物品 未来的物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