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宋代讲义.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编宋代文学概说宋代(960——1279)是中国历史上颇具特色的时代,其特色不仅表现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文学创作也是如此。与唐代相比,宋代的疆域要狭小得多。尽管它是以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面貌出现的,但是,北方的辽、夏以及后来的金、元始终没有被纳入宋朝的疆域之内。不仅如此,辽、夏、金、元始终像挥之不去的梦魇,压迫和威胁着宋朝的生存。由于军事实力不足,宋朝人在外交上也表现得特别软弱。宋朝政治上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权力的高度集中,二是以文官治国。宋朝统治者不仅削弱了地方的权力,也削弱和分散了宰相的权力,使各种主要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皇帝在集中控制政治权力的同时,当然更不会放过对军权的控制。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除了在体制上加以改革,以利于皇帝控制之外,在对军队的管理上,采取重用文官治军的办法,以防武将分权或暴乱。在这样的政治体制之下,文官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加强,客观上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温床;但同时又带来了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那就是军事上的软弱,以致战事来临时,多是欲战不敢,每战必败。宋代的文学就是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它是继唐代之后我国文学史上又一个文学创作的繁荣时期。从形式上说,宋代文学主要有词、诗歌、散文、小说等,这些文学具有三个突出的特点:娱乐性、学者化和爱国主义。宋代文学将文学的娱乐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文学创作的目的不再主要是为了教化,而是为了娱乐,在客观上淡化了文学的政治色彩,这在词、诗、小说中表现得尤其明显。与前代的文学相比,宋代文学的学者化色彩也表现得非常突出,主要表现为大量用典,强调学问修养,并且在诗中大量发议论说理等。与宋代军事上的软弱、国家始终处于外族威胁之下的形势相联系,宋代文学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倾向,它的光辉足以光照千秋,以致我们在谈到中国古代文学的爱国主义时,会不由自主地想到陆游、辛弃疾、文天祥这些著名的诗人、词人。top第一章宋代的词宋词在整个宋代文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一般人的观念中,它是足以与唐诗媲美,并且代表着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一代之文学”。词这种文学形式经过晚唐五代的发展,到宋代已蔚为大观。宋词的繁荣不是偶然的,它与宋代特殊的时代背景有密切的关系。词产生于民间,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娱乐色彩。宋代由于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文官享受的待遇非常优厚。宋太祖在“杯酒释兵权”时,就公开鼓励大臣们“多买歌儿舞女”。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于是整个社会形成了竞相追求享乐的风气。又由于宋代(特别是北宋)社会相对安定,政局相对稳定。词这种带着浓厚的娱乐色彩,几乎没有传统的政治、道德负荷的文学形式,在宋代终于找到了最为适宜的生长环境,所以便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发展起来了。宋词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北宋与南宋两个时期。北宋初中期的词沿袭了唐五代词的特点,在形式上以小令为主,内容多写男女爱情、离愁别恨,艺术上多用白描手法。代表词人主要有柳永、张先、欧阳修、晏殊、晏几道等,其中成就最高的是柳永。北宋后期的词,最大的特色是词的诗化,主要词人有苏轼、秦观、周邦彦、贺铸等。南宋前期的词强烈地表现了爱国主义精神,主要词人有李清照、张孝祥、张元干等。南宋后期的词分为两派:一派以辛弃疾及其追随者为代表,多表现爱国精神;一派以姜夔、吴文英等为代表,主要在艺术上精雕细刻。第一节北宋初中期词一、柳永柳永是宋代第一位专力于写词的词人,现存的近200首词收在他的词集《乐章集》中。从内容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主要表现男女爱情、离愁别恨。这一类作品在主题上与北宋以至晚唐五代词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代表作是《雨霖铃》,全词通过景物描写,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离别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与晚唐五代词相比,表现得更为细腻曲折。第二类着重表现羁旅行役之苦。柳永一生浪迹天涯,对羁旅行役有真实感受,所以,这类作品往往写得真切动人。这一类可以《八声甘州》为代表。全词表现曲折,意境阔大,一向对柳永颇有微词的苏轼也不禁感叹“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几句“不减唐人高处”。这也说明了柳永这类词的成就。第三类则是描写城市风光。这类作品在以男女爱情、离愁别恨为主流的北宋词坛上,别具一格,是为词坛吹进的一股新风。《望海潮》(东南形胜)是这一类的代表作。从风格来说,柳永的词分为两类:一类是雅词,一类为俗词。近代著名学者夏敬观说:“耆卿词当分雅俚二类。雅词用六朝小文赋作法,层层铺叙,情景交融,一笔到底,始终不懈。俚词袭五代淫波之风,开金元曲子之先声,比于里巷歌谣,亦复自成一格。”(《手评乐章集》)这指出了柳永词两种不同风格的词的特点。所谓雅词,主要是内容多写男女恋情,但语言比较典雅,表现含蓄,表现了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例如上文说到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望海潮》(东南形胜)等。所谓俗词,主要是语言通俗,内容多写男女恋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