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3455-2018 北美栎树嫁接育苗技术规程 .docx
ICS65.020.40B
ICS65.020.40B61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3455—2018
北美栎树嫁接育苗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graftingofnorthAmericaoaks
2018-09-06发布2018-09-30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2/T3455—2018
II
前言
本标准根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江苏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利斌、董筱昀、吕运舟、梁珍海、窦全琴、孙海楠。
DB32/T3455—2018
1
北美栎树嫁接育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北美栎树嫁接育苗过程中砧木苗培育、采穗圃建设、嫁接苗培育、苗木出圃等各环节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北美栎树苗木嫁接繁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6000-1999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T6001-1999育苗技术规程
GB/T16620-1996林木育种及种子管理术语
GB/T14072-1993林木引种
DB32/T2712—2014北美栎树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3砧木培育
3.1砧木选择
适合江苏引种栽培的北美栎树主要有纳塔栎、舒马栎、水栎、柳叶栎、南方红栎、弗吉尼亚栎等,应采用相同树种本砧嫁接。
3.2砧木培育
执行《北美栎树播种育苗技术规程》(DB32/T2712—2014)。
4采穗圃建立
4.1建圃材料
应采用引进北美栎树的优良园艺品种或实生群体中选择的优良单株。要求品种纯正、生长健壮、木质化程度高、芽体饱满、无病虫害的1~2年生幼树。
4.2整地和种植
采穗圃建设圃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疏松,土层深厚,具备灌溉条件。栽植苗木要求品种纯正,当地或引进优良品种的I级壮苗。初植密度3m×3m或3m×4m(55~74株/667m2)为宜。苗木定植前每穴施农家肥20kg~25kg、磷肥2kg~3kg。先将表土与肥料混匀,再将土肥的一半填入穴内,然后将苗木放入穴正中,要求根系舒展,埋土紧实,栽后灌足定根水,并覆土保墒。
4.3修剪
DB32/T3455—2018
2
采穗圃树形宜为开心形。整形修剪分为冬剪和夏剪。冬剪在树木休眠期进行,宜采用短截法修剪,采集穗条。同时疏除重叠枝、过密枝、细弱枝、病虫枝。夏剪宜在5月下旬-6月上中旬,主要是疏除过密枝。
4.4穗条采集和处理
树体萌芽前30d~40d。采集的穗条,(20~30)根1捆,加带标签,剪口处蘸蜡,装入编织袋,外套塑料袋封口保湿,放入地窖或冷库内储藏,注意保湿。
5嫁接
5.1嫁接时间
春季树液开始流动时进行,江苏地区嫁接适宜时间为3月下旬-4月上旬。
5.2嫁接方法
切接或劈接。砧木选择地径0.8cm~2cm的一年或两年生苗为宜。切削砧木和接穗时削面要求平滑,嫁接时砧穗密接,两边形成层成对齐,若两边形成层不能对齐,必须靠一边对齐,然后用塑料薄膜条绑紧。嫁接部位距地面不超过15cm。接后15d~20d检查成活情况,未成活的及时补接。
5.3接后管理
嫁接成活后,及时除萌,接后新梢抽出15cm~20cm,视愈合情况是否解除解除包扎物。随着苗木的生长,要及时除萌,全年生长过程中需除萌2~3次。
6嫁接苗生长管理
6.1水肥管理
6.1.1施肥
嫁接育苗圃地在整地时应施足基肥。生长季节在6月-8月底,每隔20d追肥1次,浇施0.5%浓度速溶性氮肥或复合肥。8月30日以后停施氮肥,可在9~10月叶面喷施0.5%浓度速溶性磷钾肥2~3次。
6.1.2水分管理
圃地土壤应保持湿润,遇干旱天气时应及时浇水抗旱。
6.2中耕除草
圃地应及时清除杂草,以人工除草为主,也可结合中耕除草。
6.3病虫害防治
苗期害虫主要有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舞毒蛾等食叶性害虫。防治地老虎、蛴螬可在整地时用辛硫磷15kg/hm2进行拌土处理,羽化期用黑光灯诱杀或用糖醋液诱杀成虫。防治食叶害虫可喷施高效氯氰菊酯等农药进行防治。
7苗木出圃
DB32/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