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2715-2014 豆梨嫁接育苗技术规程 .docx
ICS65.020.40B61
备案号:43673-2014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2715—2014
豆梨嫁接育苗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ofgraftingPyruscalleryanaDecne
2014-10-31发布2014-12-31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2/T2715—2014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省林木种苗管理站提出。
本标准由江苏省林业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林木种苗管理站、南京林业大学。
本标准起草人:卢克成、沈永宝、仲磊、刘海一、史锋厚、戴蔚、朱学雷、徐永平、张建宇、马晓芹。
DB32/T2715—2014
1
豆梨嫁接育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豆梨(PyruscalleryanaDecne)嫁接育苗过程中的砧木、接穗、嫁接、接后管理、嫁接苗培育、苗木出圃、档案等技术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豆梨适生区品种嫁接苗的繁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01育苗技术规程
GB/T11620林木育种及种子管理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11620所给出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砧木
春季嫁接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地径0.80cm~1.50cm一年生杜梨或豆梨实生苗作为砧木;秋季嫁接选择当年播种、生长健壮的杜梨或豆梨实生苗作为砧木。
5接穗
5.1采穗母树
选择品种纯正、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
5.2穗条
选取母树树冠中部外围的一年生枝条做接穗。穗条无病虫害,芽体饱满,粗度在0.40cm~0.60cm
为宜。
5.3穗条贮藏
穗条贮藏根据采穗时间确定:
a)春节前采集的接穗,混湿沙贮藏于0℃~5℃的冷库或冰箱,湿沙含水量以“手握成团、松开集散”为宜;
b)秋季采穗,随采随接,采集的穂条应保湿,使用湿布或湿毛巾或湿纸包裹穂条。
DB32/T2715—2014
2
6嫁接
6.1时间
春季嫁接以芽开始萌发膨大至展叶之前为宜;秋季嫁接以8月下旬至9月下旬为宜。6.2接前准备
嫁接前7d~10d圃地灌水一次。
6.3方法
春季嫁接以枝接为宜,采用切接法或劈接法;秋季嫁接以芽接为宜,采用T字形嫁接法。具体方法执行GB/T6001的规定。
7接后管理
7.1检查成活和补接
春季嫁接的接穗发芽后正常生长即已成活,未成活的可在秋季芽接或翌年春季枝接;秋季嫁接的接穗在嫁接后10d~15d即可检查成活情况,叶柄一碰即掉的即已成活,未成活的要及早补接或翌年补接。
7.2剪砧
秋季芽接的苗木,应在翌年春季萌芽前剪砧;剪口应在嫁接口上部1cm处,剪口应平滑。
7.3解绑
春季枝接成活后,嫩枝长到25cm左右时要及时解除捆绑物;秋季芽接的待第二年接芽萌发后解除捆绑物。
7.4抹芽和除萌
嫁接成活的砧木上长出的萌芽和萌蘖应及时去除,每隔10d~15d检查一次。
8嫁接苗培育
8.1土肥水管理
圃地及时进行排灌水和中耕除草,松土保墒。圃地施足基肥,基肥不足时,在6月下旬至8月结合浇灌可施尿素150kg?ha-1~300kg?ha-1或复合肥300kg?ha-1~450kg?ha-1。
8.2病虫害防治
8.2.1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虫害为梨锈病、卷叶蛾、蚜虫等。
8.2.2梨锈病防治
可用20%三唑酮(粉锈宁)乳油1000~1500倍、或1:2:200~250波尔多液进行喷洒防治。
DB32/T2715—2014
3
8.2.3卷叶蛾防治
可在早春刮树皮,消灭越冬幼虫;开花前,喷40%乐果1000倍液,防治出茧的幼虫;7月中下旬出现第一代幼虫,可喷洒25%杀虫双800倍液或2.5%敌杀死3000倍液。
8.2.4蚜虫防治
可选用10%吡虫啉粉剂2000倍喷洒防治。
9苗木出圃
9.1起苗
起苗宜在秋季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进行,秋季落叶后起苗需越冬后定植的应进行假植。起苗时可不带土球,应尽可能保全根系,保留根幅20cm~30cm,勿损伤枝干和根皮。
9.2假植
假植沟一般深60cm~80cm,宽100cm~150cm,长度视苗木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