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3节第3课时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练习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一册.docx
PAGE
PAGE11
第3课时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课后篇素养形成
合格考达标练
1.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Cl2时,当2molHCl被氧化时,生成的Cl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A.11.2L B.22.4L
C.33.6L D.44.8L
答案B
解析依据试验室制Cl2的原理可知,2molHCl被氧化时生成1molCl2,1molCl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
2.在试验室利用浓盐酸和MnO2制氯气,制备装置中应安装分液漏斗而不能运用长颈漏斗,有关理由叙述错误的是()
A.防止氯气扩散到空气中造成污染
B.便于限制加入盐酸的量
C.长颈漏斗不便于添加液体
D.尽量避开HCl挥发到空气中
答案C
解析制取Cl2时须要浓盐酸,为防止HCl气体和氯气通过长颈漏斗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同时又为了便于限制盐酸的量和反应速率应运用分液漏斗。
3.关于试验室制Cl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KMnO4和浓盐酸反应制取
B.用碱石灰干燥Cl2
C.用排水法收集Cl2
D.用饱和石灰水吸取尾气
答案A
解析KMnO4、MnO2都是氧化剂,都能与浓盐酸反应制取Cl2,A正确;Cl2是酸性气体,能溶于水,不能用碱石灰干燥,也不能用排水法收集,B、C错误;Ca(OH)2微溶于水,饱和石灰水中溶有的Ca(OH)2太少,吸取尾气不彻底,D错误。
4.下列物质中指定元素(括号内的元素)既可体现氧化性又可体现还原性的是()
A.HCl(Cl) B.H2O2(O)
C.HClO4(Cl) D.KMnO4(Mn)
答案B
解析HCl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不能表现氧化性,故A不符合题意;H2O2中O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处于中间价,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B符合题意;HClO4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处于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故C不符合题意;KMnO4中Mn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处于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故D不符合题意。
5.下图所示是一套试验室制气装置,用于发生、干燥和收集气体。下列各组试验不能利用这套装置进行的是()
A.H2O2溶液和MnO2制O2
B.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Cl2
C.Na2O2和H2O反应制O2
D.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CO2
答案B
解析用MnO2跟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需加热,因此不能用题给装置进行相应的反应制Cl2。
6.已知KMnO4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能产生Cl2。若用如图所示的试验装置来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并检验它与金属的反应。每个虚线框表示一个单元装置,其中错误的是()
A.只有①和②处 B.只有②处
C.只有②和③处 D.只有②③④处
答案D
解析试验设计的目的是制备纯净、干燥的Cl2,并检验它的性质;②中的NaOH溶液能与Cl2反应而使Cl2被吸取掉;③导管应进步短出;④试管封闭,不能使Cl2进入,还缺少加热装置(缺酒精灯)。
7.在酸性溶液中,高锰酸钾发生的反应是Mn+5e-+8H+Mn2++4H2O。下列离子能让此反应过程发生的是()
①Fe2+②C2③Si④I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依据题意在酸性条件下,高锰酸根离子中Mn元素化合价由+7价变为+2价,发生还原反应而做氧化剂,要使该反应发生加入还原剂即可。还原剂在反应中失电子化合价上升,①Fe2+中Fe元素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具有还原性和氧化性,能被强氧化剂氧化,正确;②C2中C元素为+3价,处于中间价态,具有还原性和氧化性,能被强氧化剂氧化,正确;③Si中Si元素化合价为+4价,处于最高价态,所以没有还原性,错误;④I中I元素化合价为+5价,具有氧化性,能氧化还原性微粒,错误。
8.(2024浙江杭州长征中学高一期中)将0.2molMnO2和50mL12mol·L-1浓盐酸混合后缓缓加热,反应完全后,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生成AgCl沉淀的物质的量为(不考虑盐酸的挥发)()
A.大于0.3mol,小于0.6mol
B.等于0.3mol
C.小于0.3mol
D.大于0.6mol
答案A
解析50mL12mol·L-1浓盐酸中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为0.05L×12mol·L-1=0.6mol,依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nO2+4HCl(浓)MnCl2+Cl2↑+2H2O可知,若盐酸完全反应则生成氯气的物质的量是0.15mol,由于二氧化锰与稀盐酸不反应,所以生成氯气的物质的量小于0.15mol,溶液中剩余氯离子的物质的量大于0.6mol-0.15mol×2=0.3mol,所以生成AgCl沉淀的物质的量大于0.3mol,小于0.6mol,故A正确。
9.资料一:考古工作者从安阳的商代铸铜遗址中,发觉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