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商城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doc

发布:2016-12-21约5.39万字共4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商城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文 本 目 录 表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发展目标、功能定位与空间结构 第三章 土地使用性质及分类控制 第四章 地块与街区控制 第五章 建筑建造控制 第六章 道路交通控制 第七章 红线、绿线、蓝线、紫线、黄线控制 第八章 绿地系统规划 第九章 城市设计导引 第十章 配置设施规划控制 第十一章 环境保护、综合防灾与环卫设施规划 第十二章 发展与建设时序 l ?第十三章 规划管理措施 附表1 地块控制指标汇总表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规划背景 为进一步加快商城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规范土地使用与合理开发,建设布局合理、环境和谐、特色鲜明的山水生态文化城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特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 规划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国发74号令); 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146号-2005); ?三、《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四、《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建规218号-2002); 五、《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 ?六、《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七、《河南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办法》(2004); 八、《信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信规委1号-2004); ?九、《商城县域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 十、《商城县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 十一、商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规划纲要; 十二、商城县已编制完成的其它专项规划; 十三、国家、省及地方现行的其它相关的法律、法规。 第三条 规划原则 一、生态优先原则;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 三、综合效益原则; ?四、控制与引导相结合原则; 五、可操作性原则。 第四条 本次规划的重点突破 一、在商城城市空间发展布局规划中,原则上遵循上层次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并运用科学的理论,分析现状商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情况,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进一步的完善。通过空间格局的经济学分析,运用经济学“点—轴渐进扩散”理论指导城市空间发展。 在商城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边缘社会要素与经济要素集中的社区或村庄,他们之间会逐渐形成由线状基础设施联系在一起而形成的轴,连接各郊乡村的线状基础设施或产业链,由于具有促进地域发展的功能而成为“发展轴”,点—轴系统形成了集聚的城市系统,完善的城市体系,比乡村更大的宏观意义上的“点”,是对于区域整体发展规模和对外作用力更大的点。“轴”对附近乡村有很强的经济吸引力和凝聚力,同时轴也是点上的社会经济要素向外扩散的路径,即社会客体和经济客体在空间中以“点—轴”形式进行渐进式扩散。采用点与轴线相结合的模式,以“点—轴渐进扩散”理论为基础将城市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理论上更加完美,而且对于商城城市发展实际指导意义更强、更符合商城发展的实际。 未来商城的社会经济发展是由发展轴线和中心节点(乡村)带动起来的,轴线对近郊的社会要素和经济要素有集聚或凝聚作用。即轴线存在腹地,通过影响腹地的客体带动县域的发展。 ?二、运用景观生态规划原理构建生态商城,注重生态环境演变的过程分析,通过宏观尺度形态纹理构架,形成“核心城+生态功能村”乡村生态城的和谐城市发展理念,为郊区就地城市化奠定基础。 通过核心城区的辐射,形成“乡村生态城”的景观格局,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界限。 通过对外交通轴的连接,城市范畴有序向郊区延伸,城市部分功能特别是休闲、娱乐、康体等功能分散移至周边村庄,减轻城区的荷载(交通、居住等),缓解随着人口的剧增而引起的城市基础设施不断重复更新的矛盾。 利用廊道的生态效应,依托灌河和陶家河良好的自然景观,着力保护和建设灌河生态湿地区和陶家河滨河绿化带以及其他的城市水系,将生态廊道引入核心城区,构成自然环境与城市建筑群体的有机结合,通过黄柏山大道和大别山路等城市道路将整个城市景观地块以及与南面的铁佛寺湖、温泉湖相融合,完整体现商城“山水生态文化”特性。 三、制定城市设计导则,利用现有河流水体系统,建设点、线、面相结合的均质网络状绿化体系,形成有历史感和文化底蕴、舒适宜人的环境风貌。 ?四、规划和建设完善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形成便捷的服务系统,促进现代化社区的形成。 ?五、确定各类用地合理的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建筑容积率、绿地率等强制性控制指标,同时对建筑体量、风格、色彩等提出指导性要求,以创造人性化的城市空间。 ?第五条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区范围为县城主城区,城区总面积(含城市边缘生态涵养林)为2913ha,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1758.3 ha,在规划区南部与北部各留有302ha左右的城市发展备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