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
摘要: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会计行为和提供的会计
资料不仅对单位的经济活动产生影响,而且对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和
有关部门的管理工作也都产生影响,会计信息失真将会给企业和国家
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然而近几年,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比较普遮的
问题.而且愈演愈烈, 触目惊心,由此所造成的危害也十分严重。本文
就此论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危害,提出了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
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原因;治理
会计信息是指会计单位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 告或附注等形式
向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信息使用者揭示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
信息。会计信息失真,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不仅会造成企业自身经
济的混乱,也会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广大公众利
益 。因此,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十分重要。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虚假的会计信息不仅掩盖了单位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
成为影响社会经济秩序和廉政建设的重要因素,主要有:传递错误信
息,误导经济行为,损害投资者利益;造成国家资产流失,影响和破
坏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宏观措施的执行;降低了会计人员的责任心
和使命感,影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助长腐败行为,阻碍经济的
发展这些表现。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会计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自身存在缺陷
我国的会计法规制度建设起步较晚,其架构、内容仍有不足之处。近几年以来,虽然我国的会计和经济法律法规在不断的修改和完善,现已基本涵盖所有会计行为。但是我国的会计法律和法规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法制内容较空洞,法治理念滞后,对违规者惩罚力度较小等方面的不足。其还是不完善不健全,有些条文可操作性差。相当部分人缺乏法制观念,有法不依,助长了有些人的违法行为,使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日益突出。
内控制度不健全,内外监督不到位
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会计人员的配备,不但资格条件不达标,而且岗位分工不明确,岗位牵制弱化,重要经济业务的批准与报告制度得不到履行,根据领导意志改写会计记录的现象大量存在,从而造成内部失控。
外部监督包括政府审计和社会中介机构审计。政府审计部门一般进行专项检查,其监督标准不统一,管理上各自为政,再加上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以及事后监督的局限,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社会中介机构未能够独立承担起“客观、独立、公正”的执业责任。少数中介机构受自身利益驱使,执业态度不端正,风险意识淡薄, 审计过程中搞人情风、 搞私人交易,甚至违反职业道德为出具假报告,为会计信息失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违法成本低,处罚力度轻
由于会计信息造假几乎完全由人为操作,所以会计造假的成本是很低的,而且被揭露出来的可能性也很小。因为,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无论是企业的内部监管还是外部监管,受人力、财力 、物力的制约,都是无法查出企业全部的违法违纪活动的。而且目前我国企业还没有广泛实行财务报告的审计制度,财政 、审计 、税务、工商等部门之间缺乏高效沟通 ,对于企业会计造假行为很难及时准确地发现 ,且对检查出来的会计信息造假往往是“重经济处罚 ,轻行政 、法律处罚”,这样的打击力度远远起不到威慑作用 ,导致会计造假行为屡禁不止。
4、会计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较低
会计信息是会计通过一道道程序分类、汇总,再分类和再汇总后产生的数字,这一过程需要会计人员运用《会计法》、各行政事业单位。企业等各行业会计制度方面的知识对经济事项逐一进行主观判断。在日趋复杂的经济活动中,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程序的选择都需要会计人员客观公正的主观判断,部分会计人员业务能力较低,业务水平较差,技术不过硬,责任心不强,缺乏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业务操作技能,对比较复杂的会计业务很难较好地处理,导致会计核算错误,信息失真。另一方面,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不高,坚持原则、严格执法、敢于同违规违纪作斗争的少,相反对违规违纪现象熟视无睹,甚至主动为领导出谋划策的多。因此,造成了会计信息质量低下和会计信息失真。
5、经济利益驱使造假
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目的是使经济利益最大化,在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下 ,企业管理层不惜铤而走险,违背企业发展原则 ,违背经济发展准则,不顾国家法律法规,采用做假账目、编假报表、串通作弊、虚报利润等手段谋取利益 。受到巨大的经济利益的驱使 ,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的发展势头越发猖獗 。
6、用计算机记账带来的一些问题
将计算机引入会计工作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趋势。但是,由于会计人员的计算机素养普遍不高,加之现在有些软件普遍在安全性方面存在缺陷,使得使用计算机的单位在内部控制方面往往存在许多漏洞,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和真实性。
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
1、完善会计法律和相关准则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