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二、 制作演示文稿中的其他幻灯片》说课稿 2023—-2024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x
第7课《二、制作演示文稿中的其他幻灯片》说课稿2023—-2024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初中信息技术——第7课《制作演示文稿中的其他幻灯片》
2.教学年级和班级: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七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15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信息意识:培养学生主动获取、处理和应用信息技术知识的能力,通过制作演示文稿的其他幻灯片,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敏感度和应用意识。
2.计算思维: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通过设计幻灯片结构、布局和内容,锻炼学生的逻辑思考和创新能力。
3.信息社会责任:教育学生遵循信息伦理,尊重知识产权,培养良好的信息使用习惯,在制作演示文稿过程中,注重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掌握演示文稿的基本组成: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理解演示文稿由多个幻灯片组成,每个幻灯片可以包含文字、图片、图表等多种元素。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如何添加新幻灯片、编辑幻灯片内容以及如何在不同幻灯片之间进行切换。
-应用设计原则:强调幻灯片设计的一致性、简洁性和有效性,让学生学会如何合理布局幻灯片内容,使用统一的字体、颜色和大小,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背景和图片。
例如:教会学生如何通过“新建幻灯片”功能添加一个新的幻灯片,并指导他们使用“布局”功能选择合适的幻灯片布局,然后指导学生如何插入文本框、图片和图表等元素。
2.教学难点
-幻灯片之间的逻辑关系: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如何创建幻灯片之间的逻辑流程,例如,如何使用超链接或动作按钮在不同幻灯片之间跳转。
-设计的审美和创造性:学生可能不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难以创造出既美观又专业的幻灯片设计。
例如:在讲解如何创建幻灯片之间的逻辑关系时,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超链接和动作按钮的使用。可以通过具体的案例,如创建一个简单的产品介绍演示文稿,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如何设置超链接,以及如何使幻灯片之间的切换更加自然和流畅。在设计审美方面,可以提供一些设计模板和示例,引导学生如何选择颜色、字体和图片,以及如何进行版面布局,从而提升幻灯片的整体效果。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法:教师边讲解演示文稿的制作步骤,边引导学生跟随操作,确保学生能够即时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任务驱动法:通过设定具体任务,如制作一个主题报告的演示文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个演示文稿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2.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使用投影仪和电脑展示演示文稿的制作过程,以及优秀的演示文稿案例,增强视觉效果。
-教学软件:利用PowerPoint软件的实时编辑功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即时实践,及时反馈和修正。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模板和设计指导,以丰富演示文稿的内容和形式。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一个有趣的演示文稿案例,如“探索宇宙的奥秘”,引发学生对制作演示文稿的兴趣。
-回顾旧知: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演示文稿基本概念和制作第一个幻灯片的知识,确保学生能够温故而知新。
2.新课呈现(约25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介绍如何添加新幻灯片、编辑幻灯片内容,包括文本、图片、图表的插入和编辑方法。
-举例说明:通过创建一个“我的学校”主题的演示文稿,展示如何合理布局幻灯片内容,使用设计原则。
-互动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主题制作一个简单的幻灯片,然后互相评价和讨论。
3.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让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独立制作一个包含至少三个幻灯片的演示文稿。
-教师指导:在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提供个性化的建议。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制作演示文稿时需要注意的设计原则和操作技巧。
-学生分享制作演示文稿的心得体会,教师给予肯定和反馈。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根据本节课所学,制作一个完整的演示文稿,主题自选,要求体现设计原则和创意。
-强调作业提交的格式和要求,确保学生能够按照标准完成作业。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演示文稿设计技巧》:介绍如何运用视觉元素、色彩搭配、字体选择等技巧,提升演示文稿的专业性和吸引力。
-《幻灯片制作实用教程》:详细讲解幻灯片中高级功能的使用,如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