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统计学各章习题(答案)及课后习题(答案)汇总.ppt

发布:2019-01-30约1.12万字共9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 单项选择题 BDCCA BADAA 多项选择题 BCD BD ACD D ACD ABCDE ABC ACD ABC ACE 第二章 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单项选择题 BBBBD CBBBC 多项选择题 CDE BDE ADE ABD ABCDE 判断题 ×× √ √ × × ×× √ × 第三章 第三章 课后习题答案 单项选择题 CABBD ACACD 多项选择题 AD ACE ABC CD ABCD 第四章 下列指标中的结构相对指标是( A、C )。 A、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占所有职工总数的比重 B、某工业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的百分比 C、大学生占全部学生的比重 D、某地区人口密度 ?E、某年人均消费额 2、有甲、乙两组人,甲组人的平均身高为170厘米,标准差为4.5厘米。乙组10个人的身高分别为单位:厘米) 160、165、170、175、180、170、170、170、170、170 要求:⑴判断哪组人之间身高的差异更大。 ⑵如果甲组的平均身高为150厘米,其他条件不变,则哪组平均身高的代表性更大? 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 单项选择题 CCBDD ACBCC 多项选择题 AE BC ABCDE ABCE BDE 判断题 √ ×√ ×√ × ×× × √ 第四章课后计算题答案 1、解: 2、 3、解(1)设成绩为x。则 5、(1) (3)由于 =7338.71元,所以 第五章小练习 第五章课后习题答案 单项选择题 CBBDA DBDAB 多项选择题 BCDE ACD ABCD ABDE AB 辨析题 √ × √× × 1 2、 3 4、解:方法1 第六章 课内练习题 一、判断题 1、在使用全面资料条件下,平均数指数是综合指数的变形。( ) 4、可变构成指数=固定构成指数/结构影响指数。( ) 二、选择题 1、指数按其所表明的经济指标性质不同,分为:( ) 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D、平均指数和总指数 2、编制单位成本指数时,同度量因素一般应采用:( ) (A)报告期销售量(B)基期销售量 (C)基期销售价格 (D)报告期销售价格 三、计算题 1、某地区2006年农副产品收购总额为400亿元,2007年比2006年的收购总额增长10%,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总指数为102%。试问2007年与2006年对比: (1)农民因交售农副产品共增加多少收入? (2)农副产品收购量增加了百分之几?农民因此增加了多少收入? (3)由于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高2%,农民又增加了多少收入? (4)验证以上三方面的分析结论能否协调一致。 解:销售额=销售量×收购价格 (1)农民因交售农副产品共增加收入即销售总额增长数:400×10%=40(亿元) (2)①销售额变动指数、产品收购量变动程度和产品收购价格变动程度存在以下的关系: ② 由以上分析知: 而Σp0q0=400亿元, 所以Σp0q1=400×107.84%=431.75(亿元) 农民因此而增加的收入:431.75-400=31.75(亿元) (3)由于价格提高,农民增加的收入= Σp1q1 - Σp0q1 =400×110%-431.75 =8.25(亿元) (4)由于产品产量和产品价格的变动引起的农民收入的增加量: 31.75+8.25=40(亿元) 而农民收入总增加为40亿元,即:40=31.75+8.25,所以以上的分析能够协调一致。 第六章 统计指数 课后习题 单项选择题 BBBCA CBDDB 多项选择题 BCE BC AB ABE ABE 判断题 √ √ × √ √ ×× × × × 第七章课内练习 一、判断题 第七章练习 一、判断题 4、当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曲线相关时,回归估计标准误差为1。( ) 5、完全相关的关系就是函数关系。( ) 二、 单项选择题 1、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 A、0≤r≤1 B、-1<r<1 C、-1≤r≤1 D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