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苏外第一天打卡(答案).docx

发布:2025-03-05约1.77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苏外——第一天打卡(答案)

1.诗词默写

(1),春来江水绿如蓝。

(2),春风花草香。

【答案】(1)日出江花红胜火(2)迟日江山丽

2.下列诗人、诗名、名句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弃疾——《菩萨蛮》——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B.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王冕——《墨梅》——不要人看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D.王之涣——《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答案】D

【解析】《出塞》作者是王昌龄,并非是王之涣

3.成语不离“舌”

(1)形容说话轻薄(2)形容惊诧无言

(3)形容能说会道(4)形容不善辞令

(5)形容随声附和(6)形容人多嘴杂

【答案】(1)油嘴滑舌(2)瞠目结舌(3)巧舌如簧(4)笨嘴拙舌(5)鹦鹉学舌(6)七嘴八舌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积累。题目要求根据给出的提示,写出对应的包含“舌”字的成语

(1)形容说话轻薄,带有轻佻和玩弄意味,包含轻视和不尊重的态度,可以写:油嘴滑舌、轻嘴薄舌、摇唇鼓舌。

(2)惊诧无言,就是感到非常惊讶,说不出话来,可以写:张口结舌、张目结舌、瞠目结舌。

(3)能说会道指善于用言辞表达,很会说话。可以写:巧舌如簧、满舌生花。

(4)不善辞令的意思是不擅长语言表达,可以写:笨嘴笨舌、笨口拙舌。

(5)随声附和,形容自己没有主见,人家说什么,也跟着说什么。可以写:鸲鹆学舌、鹦鹉学舌。

(6)人多嘴杂的意思是谈论的人多,说法多种多样。可以写:多嘴多舌、七嘴八舌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杜甫经过两年的流离奔波回到成都草堂之后,面对浣花溪一带的春光而作。②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4.后两句的“泥融”“沙暖”呼应了前面那两个字?一“飞”一“睡”有着怎样不同的情态?

【答案】呼应“迟日”,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后两句的意思是: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泥融”“沙暖”与前文中“迟日”呼应,这两个词写出了春天到来,天气回暖、万物复苏的景象,“迟日”即春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阳光;

“飞”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睡”写出了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是对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是春意融融的体现;这两句以工笔细描动态的飞燕和静睡的鸳鸯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该诗反映了诗人经过奔波流离之后,暂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节自然界欣欣向荣景象的欢悦情怀的表露。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把握。注意通读全诗,结合诗歌内容和写作背景去理解作者情感。

写作背景:《绝句迟日江山丽》是唐代诗人杜甫诗集《杜工部集》中的一首,这首诗是诗人杜甫经过两年的流离奔波回到成都草堂之后,面对浣花溪一带的春光而作。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这首诗抓住阳光、江山、春风、花草及其香味,燕子和鸳鸯、泥融与沙暖等特有的春天景物,给读者描绘了一幅明丽纷繁的春景图。表达了诗人在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后暂居成都草堂的安适心情,也表达了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