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劳动争议和家事纠纷的非诉讼纠纷解决程序.docx
非诉讼纠纷解决程序
(ADR)
周建华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
第四章
非诉讼纠纷解决程序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4.6劳动争议和家事纠纷的非诉讼纠纷解决程序
1
2
目录
劳动争议的非诉讼纠纷解决程序
家事纠纷的非诉讼纠纷解决程序
?劳动争议:因劳动雇佣关系引起的纠纷,主要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报酬、劳动条件、雇佣与解雇、工伤赔偿、就业歧视和竞业禁止,以及其他问题引起的纠纷。
?家事纠纷:涉及婚姻家庭关系的纠纷,包括由婚约、离婚、家庭成员关系、赡养、监护、抚养、继承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引起的纠纷。
4
4
一、劳动争议的非诉讼纠纷解决程序
①1980年,《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劳动管理规定》
②1986年,《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
③1987年,《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
④1993年,《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
5
5
《劳动法》
《劳动法》(1994年)
?第十章“劳动争议”(第77条至第84条)
①协商②调解③仲裁④诉讼
6
6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2007年)
?4章54个条文
①总则②调解③仲裁④附则
7
7
劳动争议的解决原则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3条
?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事实,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8
8
9
9
《关于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的意见》(2009年)
?贯彻“调解为主”的工作方针……逐步建立和完善企
事业单位调解、乡镇街道调解、行业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多渠道的争议调解体系,推动和促进具有调解职能的其他社会组织及律师、专家学者开展调解工作,形成开放式的社会化调解网络……。
10
10
思考
①是否需要把调解设定为法定前置程序?如何规范劳动争议调解协议的生效方式?
②是否需要把仲裁和诉讼的关系变更为或裁或审的关系?
③如何改革劳动仲裁委员会的运作,强化三方机制和协商性?
④是否需要引入收费机制,取消第53条中“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的规定?
11
11
二、家事纠纷的非诉讼纠纷解决程序
?1980年《婚姻法》第25条: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
?1985年《继承法》第15条: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法院起诉。
12
12
?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在部分法院开展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全国100余家法院,开创多元化家事审判模式,大力发展家事调解制度。
13
13
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意见(试行)》:
?……推动建立司法、行政和社会相结合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共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并且强调:……法院审理家事案件,应当增强调解意识,拓展调解方式,创新调解机制,提高调解能力,将调解贯穿案件审判全过程。
14
14
家事调解委员会
心理疏导员家事调
心理疏导员
家事调查员
家事调解员
15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