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复习课.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复习课思考:世界是由什么组成的?世界是由千百万种物质组成的。思考: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各种物质的组 成相同吗?物质是元素组成的,各种物质的组成是不相同的。一. 什么是化学?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二、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变化可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二类。实验1:水受热变水蒸汽或水结冰。 加热 加热 冰(固态) → 水(液态) →水蒸气(气态) H2O H2O H2O 实验2:蓝色的胆矾晶体研磨成粉末。 研碎 胆矾 (蓝色块状)→ 胆矾(蓝色粉末状) CuSO4·5H2OCuSO4·5H2O以上二个变化的共同特征是:物质的外观形态虽然改变,但变化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的物质。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的变化。实验3: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点燃 镁(银白.固)+氧气(无色.味.气)→ 氧化镁(白色.粉状固) (现象:燃烧、放热、发出耀眼的强光) 点燃 Mg + O2 → MgO实验4:铜绿受热分解。 加热 铜绿 → 氧化铜 +水+ 二氧化碳(绿色.固) (黑色.固) (管壁有水珠)(产生的气体使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u2(OH)2CO3 → CuO + H2O + CO2以上二个变化的共同特征是:不仅物质的外观形态发生 改变,且变化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物质。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的物质的变化。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关系: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有放热,发光,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但这并不是本质区别。物理变化有时也有这些现象。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本身就 具有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 点,硬度,密度,溶解性。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镁在空气中能燃烧;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铁能生锈。五、课堂练习C1. 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 ) A. 有发光发热现象; B. 有气体或沉淀生成; C. 有新的物质生成; D. 物质的颜色发生变化C2. 下列变化可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蒸发B. 熔化C. 爆炸D. 变色 B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在于变化 后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B. 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 物质燃烧时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D.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同时发生了物理变化。③ ④ ⑤ ⑦ ⑨4.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有______________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_______________。 ①木材燃烧;②铁钉生绣;③冰熔化成水; ④气球爆炸;⑤矿石粉碎;⑥燃放鞭炮; ⑦汽油挥发;⑧植物的光合作用;⑨电灯泡 通电发光;⑩火药爆炸。① ② ⑥ ⑧ ⑩① ② ③ ④5. 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有__________ _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有_______________。 ①铜能导电;②酒精能挥发;③食盐能溶于水; ④二氧化碳气体比空气重;⑤铜绿受热会分解; ⑥木炭在空气能燃烧;⑦金刚石的硬度最大; ⑧金属钨的熔点高;⑨蔗糖是白色的晶体; ⑩不纯的氢气遇火会爆炸。⑦ ⑧ ⑨⑤ ⑥ ⑩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某同学用小刀切下一小块金属钠,发现其表面是银白色,将其投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其浮在水面,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并熔化成一个光亮的小球,在水面上游动,逐渐变小,最后消失。 根剧上文,归纳出金属钠的四个物理性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硬度小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密度小于水熔点低初中化学常用实验仪器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主要有:试管2. 试管夹(坩埚钳) 3. 酒精灯4. 烧杯(烧瓶 、锥形瓶)5. 量筒6. 胶头滴管7. 玻璃棒8. 集气瓶 9. 水槽10. 蒸发皿11. 药匙(镊子) 12. 漏斗13. 铁架台14. 燃烧匙15. 球形干燥管16. 洗气瓶 17. 滴瓶(细口瓶、广口瓶)18.托盘天平 1.试管 用途:常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也可用于组装简易 气体发生装置或收集气体。 注意事项: ①装液体时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 ②能直接加热,加热时要用试管夹住加热。 ③要防止骤冷骤热,以免爆裂。2.试管夹 用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