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总复习..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科:化学 年级:初三 编稿:化学科备课组
[同步教学信息]
初三化学总复习基础知识(1)——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基础知识】
1.物质的宏观组成
2.物质的微观构成——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等。
(1)分子
①分子的定义: 。
②分子的性质: 。
③分子的存在:是构成多数共价化合物、某些非金属单质的粒子。
④分子的应用:从本质上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解释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变化现象(如扩散、蒸发等)。
区别纯净物和混合物。
⑤分子的形成:原子间通过形成共用电子对构成分子。
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
⑦分子的表示:化学式。
⑧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
a.大多数的非金属单质:如H2、O2、N2、Cl2等。
b.非金属的氢化物:如H2O等。
c.大多数的非金属氧化物:如CO2、SO2等。
d.酸:如H2SO4、HNO3、H3PO4等。
e.有机物:如CH4、C2H5OH、CH3COOH等。
(2)原子
①原子的定义: 。
②原子的性质: 。
③原子的结构:
④原子中各粒子的作用:
a.核电荷数(质子数)决定 ;
b.中子和质子共同决定 ;
c.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 、 、 。
⑤原子内等量关系: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中子数 质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⑥原子的存在:构成分子或直接构成金属、稀有气体、碳单质(金刚石、石墨等)等物质。
⑦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⑧原子的表示:元素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
⑨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
a.金属单质:如Hg、Fe、Cu、Al等。
b.极少数非金属单质:如金刚石、石墨等。
c.稀有气体:如He、Ne、Ar等。
3.几组概念比较
(1)元素与原子
元 素 原 子 区别 宏观概念,只分种类,不表示个数 微观概念,既分种类,又表示个数 适用范围 从宏观描述物质组成。如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从微观描述物质或分子构成。如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联系 元素是同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元素的基本单元 (2)分子与原子
分 子 原 子 相同点 质量轻、体积小,不断运动,粒子间有间隔,能构成物质,不同种分子( 原子)性质相同 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只能重新组合 联系 (3)原子与相应离子比较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相同点 质子数相等,属于同类元素,质量几乎相等 区别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不显电性,结构不稳定,性质较活泼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带正电,结构稳定,性质较稳定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带负电,结构稳定,性质较稳定 联系 说明:
一、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1.物质的宏观组成——元素
(1)元素的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的种类确定:由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确定。
(3)元素的应用:从宏观上表示物质的组成,元素只论种类不能讲个数。
①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4,易失去电子;
②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4,易得到电子;
③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易失去电子;
(4)元素的分布:
地壳中含量前四位元素依次为:O、Si、Al、Fe;
人体中含量前四位元素依次为:O、C、H、N、Ca;
空气中含量前两位元素依次为:N、O;
2.物质的微观构成——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等。
(1)分子
①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②分子的性质:体积质量都很小,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
③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歌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2)原子
①原子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②原子的性质:体积质量都很小,不断运动,原子间有间隔。
③原子中各粒子的作用:
a.核电荷数(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b.中子和质子共同决定原子质量;
c.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分类、元素的化合价
④原子内等量关系:
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中子数 + 质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3)离子
①离子的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同步练习】
1.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可以再分
B.单个二氧化硫分子有刺激性气味
C.纯净的氢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的物质是由同一种粒子构成的
D.离子是原子失去电子后生成的粒子
2.自第十一届奥运会以来,历届奥运会开幕式都要进行颇为隆重的“火炬接力”。火炬的燃料是丁烷(化学式C4H10),他燃烧时,火苗高且亮。下列关于丁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丁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
②丁烷由丁烷分子构成
③丁烷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④丁烷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组成
⑤丁烷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