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大出血的鉴别诊断和外科处理原则》.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鉴别诊断和外科处理原则 概 述 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上段和胆道 主要临床表现:呕血和便血,或仅有便血 上消化道大出血:一次失血量总血量的20%(约800~1200ml以上),并引起休克的症状和体征 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病因 胃、十二指肠溃疡:占40~50%,3/4是十二指肠溃疡 溃疡位于十二指肠球部后壁或胃小弯 溃疡基底血管被侵蚀破裂出血 两种特殊情况:药物性溃疡和吻合口溃疡 门静脉高压症:占20%;曲张静脉致使粘膜变薄,易 被粗糙食物损伤及胃酸的侵蚀,且出血不易止住 应激性溃疡或急性糜烂性胃炎:占20%; 休克、严重感染、严重烧伤、严重脑外伤或大手 术 致胃粘膜血运障碍 胃癌:癌组织缺血性坏死 肝内局限性慢性感染、肝肿瘤、肝外伤:胆道出血 临床分析(概括) 大出血、休克须立即抢救 病史 体征 实验室检查 特殊辅助检查 临床分析(一) 出血方式及血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速度和出血量的多少,出血的部位高低是比较次要 出血量 呕血单纯便血 大便次数增多而黑粪稀薄者大便次数正常黑粪尚成形者 有呕血多有便血--有便血可无呕血 部位 食管或胃底曲张静脉破裂:急、猛、量大(500~1000ml 以上) ,可休克。表现呕血,单纯便血少,可反复 溃疡、糜烂性胃炎、胃癌或十二指肠球部:急、量不大 (〈500ml),休克少。表现呕血为主,也可便血为主 保守治疗多可止血,可再出血 胆道:量少(200~300ml),少休克,便血为主 保守治疗可暂停,周期性复发,间隔期为1~2周 临床分析(二) 病 史 胃、十二指肠溃疡:多有上腹部疼痛史、抗酸解痉药物有效,或 钡餐曾证实有溃疡征象;吻合口溃疡者有胃部分切除史 门静脉高压:有肝炎或血吸虫病病史,曾钡餐示食管静脉曲张 胆道出血:多有类似胆绞痛的剧烈腹痛为前驱 注意:有些病人出血前无任何自觉症状 临床分析(三) 体 征 食管胃底静脉破裂:蜘蛛痣、朱砂掌、腹壁皮下静脉曲、肝脾大、腹水、巩膜黄染 注意:出血后脾脏会缩小 胆道出血:右上腹多有压痛,甚至可扪及肿大的胆囊 伴有寒战高热、并出现黄疸 临床分析(四) 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 肝功能 血氨 凝血功能检查 临床分析(五) 特殊辅助检查 三腔二囊管:充气压迫后无出血--食管或胃底静脉破裂仍有出血--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或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X线钡餐检查:急性出血期禁作、检查时禁手法按压 纤维内窥镜检查:明确部位和性质、止血 选择性腹腔动脉或肠系膜上动脉造影以及超选择性肝动脉造影:有条件作为首选,但至少0.5ml/min的含造影剂血量自血管裂口溢出,同时可止血 99mTc标记红细胞的腹部?-闪烁扫描:可发现出血(出血量5ml)部位的放射性浓集区,扫描后1小时内获得结果 B超、CT检查:肝胆、胰腺结石、脓肿或肿瘤的病变 MRCP:门静脉直径、有无血栓或癌栓以及胆道病变 初步处理 开放静脉通道 滴注平衡盐或乳酸钠溶液 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和血常规、红细胞比积检查 监测BP、P(15~30min一次)及观察周围循环情况 记尿量 有条件作中心静脉压测定 止血药物的使用:维生素K1、纤维蛋白原、血管加压素、特利加压素 病因处理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30岁以下,保守治疗。 50岁以上,不 易自止,一般早期手术--胃部分切除 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 肝功能差:三腔二囊管、纤维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或套扎止血、 TIPS 肝功能好:手术止血、防止再出血、肝性脑病 方法: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应激性溃疡或急性糜烂性胃炎:静脉注射组胺H2受体拮抗剂或质 子泵阻滞剂、生长抑素 胃癌:尽早手术 胆道出血:量不大:抗感染和止血药 反复大量:超选择性肝动脉造影,明确性质、同时栓塞 出血不止:手术治疗 剖腹探查顺序 上腹部正中切口或经右腹直肌切口 先探查胃和十二指肠 有无肝硬化和脾肿大、注意胆囊和胆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