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专题九 校本教研.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研究型教研——行动研究 本质上就是用教育科学理论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作为研究者的教师,应当在持续的教学实践中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讨论问题”的思维习惯,使“研究的意识”贯穿到日常具体的 教学生涯中。 问题 观察 反思 设计 行动 行动研究的基本流程(案例) 提出问题 问题是否解决, 方案是否需要修改 教育教学实践 解决问题的 计划和措施 思考:课例研究与案例研究 课例研究 以具体的课为对象的研究, 课例研究目的 是实践研究,重在回答“做什么”、“怎么做”。 课例研究重在对课本身的改进和提高。 案例研究 一般是指选定典型的个人、教育事件、教育机构或团体为研究对象,以其变化、发展过程为研究内容。 案例研究目的 重在对案例的搜集和开发 探索造成某种特殊状况的原因,从中揭示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并依此提出有价值的教育改进措施,完善研究对象的方法或实践。 3、学习型研究 一位语文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发现一篇构思精巧、立意新颖的优秀作文,于是决定利用作文评讲课朗读这篇作文。 可是,教师刚把这篇文章读完,就有一位同学站起来检举这篇作文是抄袭的。此时,全班一片哗然,同学们一齐把目光投向那位抄袭作文的同学,那位同学羞愧地低下了头。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老师也一子愣住了。紧接着,这位教师经过短暂的反思后,将话题转移到评介这篇作文好在哪里。当同学们评赏结束后,老师问大家:‘‘今天我们能欣赏到这样的好作文,应该谢谢谁呢?”这时同学们似乎一下子明白老师的用意,一起为那位同学送去了热烈的掌声。这位语文老 师还以此为契机,从那天开始,要求各班同学每周轮流推荐一篇优秀 作文在班里朗读。这样的教学反思,不仅开阔了全班同学的阅读视野,而且使那位抄袭作文的学生免受心灵的伤害,可谓一举两得。 【情景再现 】一位教师执教《群鸟学艺》一课,当学生学完课文后,老师让学生谈谈读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收获。大多数学生都从课文的重点句段着眼谈了体会:学本领要有始有终,不要怕苦怕累等。正当老师准备结课时,有位学生高高地举超了手,边举手边喊:“还有,还有”出于对学生的尊重,老师请这位学生作补充性发言,结果他语出惊人,完全超出了老师备课时的设想。他说:“许多鸟儿没有学会搭窝,凤凰也有责任。鸟儿们走的时候,凤凰为什么不把它们叫住?所以,我觉得学本领应找个责任心强一点的老师。”这位学生的精彩发言赢得了同班同学和在场听课老师的一片掌声。 专题九 我思故我教——校本教研 推荐阅读及思考 刘良华《校本行动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 余文森、吴刚平、刘良华《探索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结合实际论述校本教研的基本要素。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 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 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不研究事实,就没有预见性,就没有创造性,就没有丰 富而完满的精神生活,也就没有对教育工作的兴趣。 ——【苏】苏霍姆林斯基 一、校本教研的涵义 1、涵义 所谓校本(school-base)教研,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 2.校本教研的基本理念 为了学校(for school) 在学校中(in school) 基于学校(by school) “为了学校(for)”——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校本教研的直接目的。 校本教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为了使师生都得到共同发展。 “在学校中(in)”——校本教研发生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 “基于学校(by)”——校本教研的立足点是学校,研究要扎根于学校的实践,以学校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出发点,解决师生共同生活中、共同面对的实际问题。 3、校本研究的特点 核心词汇:校本 、教学、研究 1、校本研究是一种实践研究。 2、校本研究以校本为基础和前提。 3、校本研究是以教学过程为核心。 校本教研 专业研究 研究人员 一线教师为主,学者专家支持注重人员民主参与和合作协商 学者专家为主,其它人员协助 研究者基础 基本程度,经验少或无 相当程度研究水平,经验多 研究目的 提升教学水平,获得教学专业能力,获得学校发展 发展或检验假设,解释或预测 产生可推广的结论 研究问题 为改进实践,问题产生于实践需要 验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