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三维】13-14生物(人教版)必修1课件:5.4.2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ppt

发布:2024-04-23约5.29千字共8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暗反响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产物是糖类等物质。

5.光合作用中的物质转变为:

(1)14CO2―→14C3―→(14CH2O);

(2)H218O―→18O2。

6.光合作用的能量转变为:光能

―→ATP中活泼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自读教材·夯根底];2.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填表]

;发现者;发现者;1.从对照实验的角度分析,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设计是否严谨?假设不严谨,应怎样补充完善实验?

提示:不严谨。没有设置空白对照实验,应将点燃的蜡烛和小鼠分别单独置于玻璃罩内,作为空白对照。;2.结合教材P102图5-13萨克斯实验,思考:;(2)此实验除了能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外,还能说明什么问题?

提示:本实验除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外,还证明了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跟随名师·解疑难];(2)实验分析:

①设置了自身对照,自变量为光照,因变量是叶片颜色变化。

②实验的关键是饥饿处理,以使叶片中的营养物质消耗掉,增强了实验的说服力。

③本实验除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外,还证明了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3.鲁宾和卡门的实验

(1)实验过程及结论:

H218O+CO2→植物→18O2

H2O+C18O2→植物→O2

光合作用释放的O2全部来自于水。

(2)实验分析:

设置了对照实验,自变量是标记物质(H218O和C18O2),因变量是O2的放射性。;[自读教材·夯根底];①场所:

②条件:需光 ;1.试利用同位素示踪法,分析光合作用过程中各元素的转移途径。

(1)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H2O中的H和O,那么能在光合作用的哪些物质中检测到放射性?

提示:O可在释放的氧气中检测到;H可在产生的糖类中检测到。;(3)试总结光合作用各元素的去向。;2.结合光反响和暗反响过程,分析:

假设突然停止光照或停止CO2供给,叶绿体中C3和C5相对含量发生怎样的变化?

提示:①停止光照:C3含量相对增加,C5含量相对减少。

②停止CO2供给:C3含量相对减少,C5含量相对增加。;[跟随名师·解疑难];条件;条件;[特别提醒]

①以上各物质的变化是相对含量的变化,不是合成速率,且是在条件改变后的短时间内发生的。

②在以上各物质的含量变化中:C3和C5含量的变化是相反的,即C3增加,那么C5减少;[H]和ATP的含量变化是一致的,都增加,或都减少。;[自读教材·夯根底];2.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填空]

取材:取,用直径为1cm的打孔器

打出

?排气:将小圆形叶片置于注射器内,并让注射器吸入

清水,待排出注射器内残留的空气后,用手堵 住注射器前端的小孔并缓缓拉动活塞,使

;沉水:将小圆形叶片放入黑暗处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待用。

叶片因细胞间隙,所以全都沉到水底?

分组:取3只小烧杯,分别倒入20mL富含二氧化碳的清水

?

光照:分别向3只小烧杯中放入10片小圆形叶片,然后分

别对这3个实验装置进行三种光照?

观察并记录:同一时间段内各装置中的

数量;3.化能合成作用[填空]

(1)概念: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

(2)实例:硝化细菌能利用氧化释放的化学能将合成为糖类,供自身利用。;1.在实验中,叶片下降的原因是什么?光照后叶片为什么上升?

提示:抽出气体后,细胞间隙充满水,叶片下降;光照后,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细胞间隙又充满气体,叶片上升。;2.根据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单位时间内叶片上浮的数量,描述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并尝试用曲线表示。(横坐标为光照强度,纵坐标为光合作用强度);3.从物质合成和能量转换角度,比较光合作用与化能合成作用的异同。

提示:相同点: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不同点:合成有机物时利用的能量不同。;[跟随名师·解疑难];(1)点:A点光照强度为0,此时只进行细胞呼吸,释放的CO2量表示呼吸速率。B点细胞呼吸释放的CO2量和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相等,此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C点时已经到达了光饱和点,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