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饺子》(说课稿)皖教版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docx
《包饺子》(说课稿)皖教版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包饺子》(说课稿)皖教版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本节课选自皖教版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材,旨在让学生通过亲手包饺子,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易于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会包饺子,掌握相关技巧,同时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文化理解与传承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包饺子这一实践活动,学生将锻炼手眼协调,提升动手实践能力;在了解饺子文化及其与节日习俗的关系中,增强文化自信,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在分组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沟通协调,培养团队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饺子有所了解,知道饺子是我国的传统食物,可能在家庭中已有过观察或简单参与包饺子的经验,对饺子的基本制作流程有初步的认识。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四年级的学生对实践活动充满兴趣,他们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乐于参与集体活动。他们在学习上通常具有一定的观察力和模仿能力,喜欢通过直观的方式学习新知识。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包饺子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dough(面团)揉捏、饺子皮分割、馅料搭配比例等技巧上的挑战,同时也可能会因为合作分工不明确而导致效率低下。此外,对于一些细致的操作,如捏合饺子边缘,学生可能需要反复练习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提前为学生准备皖教版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能使用。
2.辅助材料:搜集与饺子相关的图片、视频,以及饺子制作步骤的演示文稿,用于课堂展示和指导。
3.实验器材:准备面团、饺子馅料、饺子皮模具等制作饺子的材料,并确保其安全性。
4.教室布置:将教室划分为若干小组工作区,每组配备相应的制作材料,方便学生分组合作进行饺子制作。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饺子制作视频,让学生观察并引发兴趣。
2.提出问题:视频中的饺子是如何制作的?你们知道哪些关于饺子的传统习俗?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讲解饺子文化:介绍饺子的起源、传统习俗以及在不同节日中的意义。
2.演示饺子制作过程:教师现场演示揉面、分割饺子皮、包馅、捏合等步骤,并解释每个步骤的注意事项。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学生分组实践:每组学生根据教师演示的步骤,尝试独立完成饺子制作。
2.相互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观摩,提出改进意见,共同提高饺子制作技巧。
四、师生互动环节(15分钟)
1.问题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如“包饺子时如何保证饺子不破皮?”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经验。
2.解决问题: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如调整馅料比例、改进捏合技巧等。
3.能力拓展:教师提出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如“如何创新饺子馅料?”引导学生进行创意思考,培养创新意识。
五、课堂总结(5分钟)
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饺子的传统习俗和制作技巧。
2.鼓励学生在家庭中尝试制作饺子,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六、作业布置(5分钟)
1.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尝试独立制作饺子。
2.收集家人的反馈意见,为下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总用时:45分钟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1)饺子文化研究:介绍饺子的历史演变、各地特色饺子以及饺子在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的地位。
(2)饺子制作技艺:详解饺子皮的制作方法、馅料搭配技巧以及不同形状饺子的包法。
(3)饺子与健康:探讨饺子的营养价值,分析不同馅料对健康的影响。
(4)饺子与传统节日:介绍饺子在春节、冬至等传统节日中的象征意义和习俗。
2.拓展建议:
(1)组织学生参观饺子制作过程:联系当地有特色的饺子馆或食品加工厂,组织学生参观学习,了解工业化生产的饺子与手工制作饺子的差异。
(2)开展饺子制作比赛:鼓励学生在家中尝试制作饺子,并举办班级或学校的饺子制作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提升技艺,增进对饺子文化的理解。
(3)创作饺子主题作品:引导学生以饺子为主题,创作绘画、手工艺、写作等作品,通过艺术创作深化对饺子文化的认识。
(4)家庭亲子活动:鼓励学生与家长共同制作饺子,增进亲子关系,同时让学生在实践中传承家庭美食文化。
(5)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围绕饺子的起源、制作技艺、营养价值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培养探究精神和科研能力。
(6)文化交流活动:组织学生与其他学校或地区的学生进行饺子文化交流,了解不同地域的饺子文化和制作技艺,拓宽文化视野。
(7)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参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