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公共政治课学习情况分析调查.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0 -
关于大学生对公共政治课学习情况的调查研究
调查小组组长:何慧敏 学号: 200904044110
调查小组成员:陈晓君 学号: 200904044107
调查小组成员:雷舒泳 学号: 200904044108
调查小组成员:赖媛媛 学号: 200904044109
调查小组成员:彭哲 学号: 200904044111
调查小组成员:罗艳敏 学号: 200904044112
执笔者:何慧敏
内容摘要:通过对大学生对于大学政治公共课的兴趣、学习效果及对这门课程的建议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大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认识整体上是正确的,但学习兴趣仍然不高,很难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对此,关于如何改进这门课程,使课程内容更好地调动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这门课程成为大学生的内在需求,让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一系列问题作出我们的建议。
关键词:学习兴趣,理论与实际
现今各大学都设置了公共政治课的课程,大学公共课包括《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此课程是为了提高大学生政治文化素养,提高大学生的关心政治、时事、社会的积极性。然而大学生对此类课程的学习效果如何,究竟有无兴趣?
对此,暑假期间我们在网上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向111名在校大学生展开调查。其中,大一占7.2%,大二占70.3%,大三占22.5%,涵盖了大学期间各阶段的学生。调查研究中,我们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参考文献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的。
一.公共课授课方式呈现多样化
大学公共课的授课方式是影响大学生学习兴趣及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授课方式呈现多样化,普遍以ppt或影视资料、社会实践及老师授教为主,其中ppt或影视资料和社会实践的授课方式所占比例均超过60%。可见,老师在授课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采用了多种教课方式的结合,不再是以前的直接授教的单一形式。
二.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
虽然授课方式呈现多样化,但学生学习公共政治课的兴致仍然不高。调查中,对于“是否有必要设置大学公共政治课”这一问题中,虽然64%的同学肯定是“有必要”的,但29.7%的同学认为“无所谓”,有6.3%的认为“没有必要”。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重视性仍然不够,有将近30%的觉得无所谓的同学对于这门课程其实属于矛盾阶段。
而被问道“公共政治课前是否预习”,只有1.2%的同学选择“会”,“偶尔会”的也只有28.8%,而69.4%的同学选择“不会”。同时,在另一个问题“在公共课中是否会认真听讲并做笔记”中,只有3.6%的同学选择“经常是”,有30.6%的同学选择“从来没有”。而在另一个问题“公共政治课后是否会复习”中,只有0.9%的同学选择“会”,“偶尔会”的也只占32.4%,超过一般人是课后从来不复习的。在这些问题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虽然老师在不断的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兴趣,但大学生对公共政治课兴趣不高。
三.对于公共政治课的认识整体上是正确的,但运用到实践中不足
调查显示,当被问道“学习公共政治课的意义”中,有将近30%的同学认为“只是为了不挂科而学习”。而在“是否想过将在公共政治课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时,有55.9%的同学选择“只是空想”,有27.9%的同学选择“从来没有想过”。这些数据表明,对于这门课程的认识,整体上是正确的,有70.3%我们现在公共政治课学习的知识,运用性不强,导致一些同学对于学习这科的目的不明确,认为只是单纯地为了考试。
对此,我们在被调查的111名同学之间,对于如何改进这门课程也做了相关的调查。调查中,我们发现,对于赞成“老师的授课方式和实践机会的增加”的同学都超过了50%,对于授课方式的改进,有66.7%的同学认为“增添活力,走出课堂,理论联系实际”,可见,公共政治课的授课方式需加强联系实际。对于“授教公共政治课的老师应具备怎样条件”中,将近一半的同学认为要“口才好,讲话幽默,见解独特,而不是照本宣科,枯燥无味”,这些授课方式应具备的因素,都是为了提高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转折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理想与现实、权利与义务。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等一系列人生课题,都需要大学生去观察,实践,选择。大学公共政治课是一门给予大学生思想上教育和引导的课程,能够帮助大学生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提高自我修养,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在实践中,大学生政治公共课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