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整理】第七章 纪录片的声画关系.ppt

发布:2017-05-04约1.65万字共3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章 纪录片的声画关系 教学目标: 1,了解纪录片的声音类型及其造型作用 2,了解纪录片的声音剪辑与摄影造型 教学重点: 深刻理解并掌握纪录片的后期声画合成创作。 教学难点:纪录片解说词的声音造型功能及技巧。 教学计划:使用1周[2+2课时]完成本节教学任务。 纪录片的摄影造型: 第六节 光线与摄影---摄影构图之五 光线对构图的意义,在于配合其他手段完善摄影造型创作,其艺术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首先,凸现立体空间:利用光影和明暗对比,增强画面景物结构的纵深感,再现立体的三维空间。 2、其次,丰满主体形象:光线细微反差(明暗对比度),对不同物体外部形象和表面结构能准确描绘,刻画,从而起到美化构图,丰满主体形象的作用。 3、再次,表现画面主体和主观倾向:利用明暗和影调配置,营造特殊效果,增强画面词汇表现力。光线照明可以按照构图需要,对画面内容起到或淡化,隐蔽,或强调,夸张,从而达到突出或冲淡某种氛围,情感的作用,从而形象地表现画面主题和作者的情感,倾向。 一,强光与弱光比较 1、强光有明显的方向性,依方向可分为正面光,侧光和逆光,强光照在表面不平的物体上,有较强的明暗反差和投影,即物体外表的亮与暗对比分明,影调活泼,有利于表现景物上网立体形状,有利于光线造型。(缺点:刚有余,柔不足,对物体表面质感的再现乏力,甚至对某些事物不宜拍摄,只好用相关技术将其弱化,或者干脆停拍。) 2、弱光突出优点:照明均匀,层次细腻,效果柔和,没有投影,没有明显方向性,为持续拍摄提供稳定条件。(缺陷:弱化物体立体感,弱化空间纵深感,不利于光线造型。) 在表现景物立体形状和空间纵深感方面,弱光不如强光,再现物体表面质感,强光不如弱光。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纪录片的摄影造型: 第六节 光线与摄影---摄影构图之五 二、光的方向性和摄影造型 摄影人依据光线投射方向与镜头所向的关系,把直射光分为顺光,侧光,逆光三大类 (一)顺光 顺光光源在被摄体前方,其投射方向与镜头所向一致,用以照亮景物正面。 (二)侧光和斜侧光 侧光是投射方向与镜头所成90度的光线。 斜侧光是侧光和顺光之间,光源来自被摄体左右的前侧方45度角前后。 (三)逆光和侧逆光 (四)背景光与剪影 剪影形象的特点是外形轮廓鲜明,清晰,是一种没有影调变化的黑色影像,一般为亮背景衬托下不加正面光的主体形象。剪影的表现力在于主体形态和洞石的鲜明性。剪影本身具有时间,环境,情绪的特定性,用于表现人物,具有特殊的含蓄意味和心态行为的不确定性,可以灵活地上下画面配合使用。 剪影和逆光造型要求特定背景的配合。剪影需要较亮的背景衬托,逆光需要较暗的背景才能凸现景物的轮廓线。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纪录片的摄影造型: 第六节 光线与摄影---摄影构图之五 三、自然光和人工光比较 1、自然光的主要特点 自然光特点是范围广,照射方向和亮度有自身规律,即从日出到正午,直射角度由小变大,亮度由强变弱,色温由低变高;然后,从正午到黄昏则相反。自然光到了室内,特性立即发生变化:一是亮度减弱,减弱程度与光源口大小有关,且随光线时段改变亮度;二是不管晴天还是阴雨天,都变成了有方向的直射光,即以进光口为投射方向的光线。 2、人工光的主要特点和应用 人工光的两大特点是照明范围有限和便于控制。人工光用于影视纪实艺术应在提供基本亮度的基础上努力模拟自然光的效果,艺术美服从生活真实。滥用人工光雕饰被摄主体,会不同程度的造成脱离生活的效果,有损自然美。室内人工光同样存在着反差大的问题,固然可以用灯光和反光材料解决。但自然光和人工光混合使用容易造成颜色失真都技术问题。因而,空间不大的室内拍摄,可以堵住自然光源,运用人工光拍摄,便于控制。 3、夜景拍摄与光线 夜景拍摄的光线选择:要兼顾夜间天空和地面景色,影视拍摄都要在日出前,日落后这一昼与夜过渡的短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