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超限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与软件应用》-课件.ppt

发布:2018-11-17约1.04千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超限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 与软件应用 同济大学104周年庆学术报告会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吴晓涵 二零一一年五月二十日 建筑结构计算面临新挑战 上海中心大厦第3加强层结构模型 上海中心大厦 一、复杂结构计算机建模 1.1 借助AutoCAD图形处理软件或现有结构分析软件实现复杂结构快速建模 1.2 可自动生成构件弹塑性计算分析参数 NosaCAD界面 特殊截面建模 1.3 结构分析软件模型 的可相互转换 NosaCAD模型 Abaqus模型 实现不同软件之间参数共享, 一次建模多个软件分析比对。 二、计算模型和计算分析方法 2.1 结构模型 1 杆件模型 ─── 三段变刚度杆 杆件塑性区分布 三段变刚度杆塑性铰模型 三段变刚度杆纤维模型 2 杆件截面模型 ─── 折线模型、纤维模型 截面三折线弯矩-曲率骨架曲线 混凝土纤维本构模型 四边形平板壳单元 平板壳单元=膜单元+板单元 膜元:考虑非线性,混凝土采用单轴等效模型(Darwin-Pecknold 模型),钢筋采用分布式模型 板元:按弹性考虑 3 壳模型 ─── 单层壳和多层壳 非线性壳单元主要用于剪力墙和核芯筒 4 计算模型验证 试验模型 试验曲线 NosaCAD结果 Abaqus隐式分析结果 Abaqus显式分析结果 试验模型 NosaCAD和Abaqus水平荷载-位移对比? NosaCAD水平荷载-位移曲线 ? 2.2 数值计算方法 多核CPU并行计算技术应用 多台计算机并行 多核并行 多核CPU并行运行状态 分析实例: 在i7-2600四核CPU计算机上运行,采用隐式计算 三、计算结果处理和分析 3.1 交互式分析结果查询和相关参数生成 3.2 分析结果的动态演示 上海中心大厦 点击图开始动画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国家馆 苏州东方之门 苏州东方之门南北塔核心筒 上海国际 设计中心 浙江舟山东港主办公楼 四、进一步的研发与应用 4.1 基于多工况累加的弹塑性分析 1.施工过程模拟+弹塑性时程(新规范要求,最新版软件已具备该功能) 2.多组地震波顺序输入(最新版软件已具备该功能) 3.施工期间遭遇地震作用模拟分析 台北101大楼、东京新电视塔施工期间遭遇地震 4. 基于多尺度模型的弹塑性分析 对关键部位 进行细化研究 欢迎访问NosaCAD网站 () 了解更多内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