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心电图基本知识31770幻灯片.ppt

发布:2017-02-22约2.49千字共3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心电图系列讲座(1) 心电图诊断方法 心 率 ECG的心律诊断 正常心脏的激动发源于窦房结,经传导束依次激动心房和心室,在心电图上表现为P、QRS、T顺次出现,其时限和相互间的间期在一定的范围内。当心脏激动的起源和/或传导异常时即出现心律失常,心电图上会出现相应的改变。 窦性心律 P波规律出现,后面跟有QRS波群,P-P间隔相等。通常P波的振幅在II导联和V1导联最高,II、III、avF导联P波直立。正常窦性心律时心率在60-100次/分,P-P或R-R间期的差值大于0.12s时称为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动过速与窦性心动过缓 1、频率 100次/分 2、其他波型值在正常范围内。 1、频率60次/分 2、其他波型值在正常范围内。 正常心电图 II、III、avF导联P波直立,avR导联P波倒置,P-P间隔相等。 房性心律之冠状窦心律 P波规律出现,但在II、III、avF导联P波倒置。此类心律起源点多在冠状静脉窦。 房性期前收缩(房早) 1、提前出现的P‘-QRS-T波群 2、房性的异位P波与窦性P波不同 3、P‘-R间期≥0.12S 4、包括早搏在内的两个窦性P波间期短于窦性 P-R间期的两倍,称为不完全代偿间歇 室性期前收缩(室早) 1、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时限0.12S,其前无P波,继发S-T 段与T波和主波方向相反。 ? 2、联律间期恒定 ??3、代偿间期完全 ? 4、室早可以孤立或规律出现、形成二联律、三联律、成对室早? 5、在同一导联内若出现不同形态的室早为多形或多源性室早。 房性心律之心房内游走心律 P波形态各不相同, P波直立和倒置出现在同一导联内。 房性心律之房性心动过速 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心率常在100-150次/分之间。其中P’波形态各异,P‘- P’、 P‘-R不等者称为“多形性”或“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常见于有严重肺动脉疾患的病人。 房性心律之心房扑动 房性心律之心房颤动 P波消失,代之以“f”波,“f”波在V1和II导联较易识别,“f”波频率在350-600bpm ,RR间期绝对不等,若合并完全性房室阻滞时可出现RR间期相等。 交界性心律 起搏点在房室结,下传心室同时逆传心房,P波在II、III、avF导联常倒置,可以埋藏于QRS波中而不可见,也可能跟随在QRS波之后(如下图),QRS波与窦性心律时相似。结性心律的频率通常在40-55bpm,快于此范围时称交界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有房室折返和房室结折返两种,前者发生机制为房室旁路参与,后者发生机制为房室结双径路。心率通常在160-220bpm。P波规律出现,可以埋藏于QRS波中而不可见,也可能跟随在QRS波之后(多为倒置的逆行P波)。QRS波可稍有不齐。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在无法判定房性和交界性心动过速时的统称。 1、心室率150~250次/分,节律规则。 2、QRS波群形态时间正常(差传除外) 3、逆行P波(在Ⅱ、Ⅲ、aVF倒置,aVR直立) 4、起始突然,常由一个房早触发,下传的P-R 间期显著延长。 室性心律 P波消失或与QRS无关和QRS宽大畸形是室性心律的特点,此时QRS时限长于0.11s,T波多和QRS主波方向相反,频率在30-40bpm时称室性自搏心律: 室性心律 40-120bpm时称加速性室性自搏心律 室性心律 快于120bpm时称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律 当心室率达到150-250bpm,且QRS与ST-T无从分辨,但尚有一定的波形时称为心室扑动 。 室性心律 频率达到250-500bpm,波形及振幅均不规则,呈混乱的波动时称为心室颤动(根据波形振幅的大小可分为粗颤和细颤) 房室传导 从心电图上了解房室传导主要应注意P波和QRS之间的关系 。PR间期固定且在正常范围 —正常窦性心律 房性或结性心律 P波在QRS前、后或埋于其中 。 预激综合征 PR间期短于0.12sP波在QRS前、后或埋于其中 。 房内游走与多型性房速 PR间期不固定,但P波总在QRS之前。 I度房室阻滞 PR间期固定但长于0.20s II度I型房室阻滞 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QRS脱落 II度II型 房室阻滞 PR间期固定但有QRS脱落 Ⅱ°Ⅱ型窦房室传导阻滞 规律的窦性P-P中,突然有一长间歇与短P-P成倍数关系。 III度房室阻滞 QRS波频率慢于P波 房室分离 QRS波频率快于P波 右心房肥大 Ⅱ、Ⅲ、aVF导联P波高尖,电压≥0.25mV,常见于肺心病,该P波又称“肺型P波”,V1导联P波正向、电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