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手工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第一单元 儿科学基础
考点1★★ 各年龄期分期标准及特点
1.胎儿期 从受孕到分娩。易流产或致畸。
2.新生儿期 从脐带结扎到出生后满28天。合理喂养、保暖及预防感染等。
3.婴儿期 出生28天后至1周岁为婴儿期。易发生消化紊乱和营养不良,易患感染性疾病。
4.幼儿期 l周岁后至3周岁为幼儿期。防止意外创伤和中毒。
5.学龄前期 3周岁后到7周岁为学龄前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
6.学龄期 7周岁后至青春期来临(一般为女12岁,男13岁)称学龄期。预防近视、龋齿。
7.青春期 一般女孩自11~12岁到17~18岁,男孩自13~14岁到18~20岁。特点为体格生长的第二个高峰,生殖系统发育成熟,出现第二性征。
考点2★★★ 体格生长发育常用指标
1.体重 出生时体重约为3kg,出生后前半年平均每月增长约0.7kg,后半年平均每月增长约 0.5kg,1周岁以后平均每年增加约2kg。临床可用以下公式推算小儿体重:
≤6月龄婴儿体重: 出生时体重(kg)+月龄×0.7(k)
7~12月龄婴儿体重: 6(kg) +月龄×0.25(kg)
2岁至青春前期体重: 年龄×2(kg)+7(或8)(kg)
2.身高(长) 出生时身长约为50cm。生后第一年增长约25cm,其中前3个月约增长12 om。第二年身长增长约10cm。2周岁后至青春期身高增长每年约7cm。
推算2岁后至12岁儿童的身高:身高(cm)=70+7×年龄。
3.头围和胸围 新生儿头围约为34cm, 1周岁时约4 6cm,2周岁时约48cm;新生儿胸围约32cm,1岁时接近头围。
5.颅骨发育 前囟应在小儿出生后的12—18个月闭合。后囟在部分小儿出生时就已闭合,未闭合者应在生后2~4个月内闭合。
①前囟早闭或过小 小头畸形迟闭;②前囟过大 佝偻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③前囟饱满 颅内压增高,见于脑积水、脑炎等;④前囟凹陷 脱水、极度消瘦。
6.脊柱发育 ①3个月抬头,出现颈椎前凸;②6个月会坐,出现胸椎后凸;③1岁会走,出现腰椎前凸。
7.长骨发育 1~9岁腕部骨化中心的数目约为其岁数加1。
8.牙齿的发育 ①乳牙萌出时间4~6个月,最晚不超过12个月;②最晚2岁半乳牙出齐;③2岁以内乳牙的数目=月龄-4(或6);④6~7岁换恒牙。
考点3★★★ 各年龄段呼吸、脉搏、血压常数及计算方法
小儿呼吸、脉搏的正常频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减低;小儿血压的正常值,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收缩压(mmHg)=80+2×年龄;舒张压=收缩压×2/3
考点4★★ 生长发育规律
1.生长发育是连续的过程
2.各系统器官发育不平衡
3.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①由上到下;②由近到远;③由粗到细;④由简单到复杂;⑤从低级到高级。
4.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考点5★★ 感觉、运动和语言发育
1.运动发育发育规律 ①自上而下;②由近到远;③由不协调到协调;④先正向动作后反向动作。
2.平衡与大运动 3个月抬头,4个月翻身,6个月独坐,8~9个月爬行,1岁能走,2岁会跳,3岁快跑。(三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3.语言发育 1岁时能连说两个重音的字,会、叫“妈妈” 。
考点6★★★ 小儿生理特点、病理特点
1.小儿生理特点 ①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稚阴稚阳); ②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纯阳)。
2.小儿病理特点 ①发病容易,传变迅速;②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考点7★★★ 能量的需要
小儿能量的需要分五个方面:即基础代谢、生长发育、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活动所需、排泄消耗。以上五方面所需热量的总和,称为能量需要的总量。
1岁以内婴儿能量需要的总量为每日460kJ/kg(11Okcal/kg),以后每增加3岁减去42kJ/kg(10 kcal/kg);到15岁每日约为250kJ/kg(60kcal/kg)。
考点8★★★ 母乳喂养的优点和方法
母乳喂养:生后6个月之内以母乳为主要食品者
1.优点 ①母乳是婴儿最适宜的天然营养品;②母乳营养丰富,蛋白质、脂肪、糖之比例为1:3:6 ;③母乳易于消化、吸收和利用;④含有丰富的抗体和免疫活性物质,有抗感染和抗过敏的作用;母乳温度适宜、经济、卫生;⑤母乳喂养能增进母子感情;产后哺乳可刺激子宫收缩,促其早日恢复。
2.方法
(1)时间 主张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半小时内就可开奶,每次哺乳不宜超过20分钟。
(2)断奶 一般在10~12个月可完全断奶,最迟不超过一岁半。
考点9★★★ 辅助食品的添加原则
①从少到多;②由稀到稠;③由细到粗;④由一种到多种;⑤天气炎热或婴儿患病时,应暂缓添加新品种。
考点10★★ 传染病管理和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