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学语文》练习复习题.docx

发布:2020-07-19约3.4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9—2020 第二学期《大学语文》复习题(一) 一、单选题(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天下为公”是孙中山一生最负盛名的题词,这四个字出自() A.《论语》 B.《孟子》C.《庄子》D.《礼记》 在《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认为齐桓公易牛以羊的原因是() A.牛比羊贵,舍不得牛。B.见其生,不忍见其死。C.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D.对百姓以身作则。3.《楚辞章句》的作者是() A.刘向 B.洪兴祖 C.王逸 D.朱熹 4.朱东润先生认为《哀郢》中的郢都指的是() A.湖北江陵 B.安徽寿春 C.湖南长沙 D.陕西汉中5.“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出自() A.《离骚》B.《湘君》C.《湘夫人》D.《哀郢》6.任命张巡守城的那位太守叫什么名字() A.许浑 B.许远 C.许询 D.许绍 以伶人为官的帝王是() A.李存勖 B.李存颢 C.李克用 D.李嗣源 《始得西山宴游记》被柳宗元收入下列哪组文章() A.柳州八记 B.永州八记 C.郴州八记 D.并州八记 9.《伶官传序》的作者是() A.欧阳询 B.欧阳通 C.欧阳修 D.欧阳玄10.张巡死守的是哪座城 () A.睢阳 B.范阳 C.渔阳 D.南阳 11.以下对《高祖还乡》的分析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作品语言技巧高超,兼具本色泼辣和典雅庄重的双重特点。B.作者对车驾极尽嘲讽之能事,是为了颂扬乡间生活的淳朴。C.作者从乡农的独特视角来叙述,形成了陌生化的审美效果。D.全篇充满辛辣的讽刺和幽默的调侃,揭露了刘邦的真面目。 12.对《书鲁亮侪事》的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鲁亮侪在田文镜手下做官,后被田文镜派往中牟,取代李令的职位。B.鲁亮侪沿途察访,到中牟后又仔细观察,是为了替李令洗脱罪责。 C.鲁亮侪声称天气炎热,要求洗澡,是想借此冷静思考接着该怎么办。D.鲁亮侪不计较个人利害得失,竭力保护李令,中牟士民都很感激他。 13.出自傅雷译笔的一部外国文学作品是() A.《约翰·克里斯多夫》B.《哈姆雷特》C.《显克微支短篇小说集》D.《刀锋》 14. 下列作品中不属于李白的是() A.《南陵别儿童入京》B.《侠客行》C.《赠花卿》D.《金陵酒肆留别》15.“诗言志”被称为中国诗学的开山纲领,此说法的提出出自于 A.朱自清《诗言志辨》B.《尚书·尧典》C.朱熹《诗集传》D.王文生《诗言志释》16.“初唐四杰”指的是:() A.王勃、上官仪、李百药、李峤 B.沈佺期、宋之问、东方虬、杜审言C.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D.杜审言、崔融、李峤、苏味道 17.王勃《别薛华》中“送送多穷路”用了哪个典故:() A.“行行重行行”B.江淹赋别 C.阳关三叠 D.阮籍穷途而哭18.五言律诗定型于何时:() 初唐 B.中唐 C.隋朝 D.盛唐 被闻一多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诗作是:() A.《代悲白头翁》B.《无题》C.《春江花月夜》D.《登高》 《春江花月夜》从哪个朝代开始引起著名诗选家的注意?() A.清朝 B.明朝 C.唐朝 D.宋朝 高适《燕歌行》的主旨在于:() A.表达捐躯为国的豪情 表达戍守边关将领的乡思 描绘戍关将士的英勇,表达对于建功立业的渴望 揭示军中苦乐不均的现实,表现将士浴血奋战的悲壮22.提出王维“诗中有画”的作家是:() A.孟浩然 B.杜甫 C.苏轼 D.黄庭坚 相比于王维的山水诗,孟浩然的山水诗更加:() A.宁静 B.自我 C.空灵 D.清幽 李白常常用来自比的鸟儿是:() A.沙鸥 B.燕雀 C.杜鹃 D.大鹏 25《旅夜书怀》表现了杜甫怎样的自我形象?() A.满怀抱负,意气风发 B.踌躇满志,积极乐观C.壮志未酬,漂泊无依 D.随遇而安,洒脱达观 白居易《长恨歌》的题材来自:() A.李隆基与杨玉环之恋 B.牛郎与织女之恋C.萧史与弄玉之恋 D.白居易与樊素之恋 柳宗元的《江雪》和《渔翁》创作于何地?() A.湖南永州 B.广西柳州 C.广西宜州 D.四川眉州 被称为“诗鬼”的唐代诗人是:() A.李白 B.李贺 C.李商隐 D.李颀 下列不属于李商隐无题诗的是() A.《锦瑟》B.《碧城》C.《促漏》D.《蝉》30.“花间鼻祖”指的是() A.韦庄 B.温庭筠 C.李煜 D.李商隐31.李清照的词学批评文章是() A.《论词绝句》B.《人间词话》C.《词源》D.《词论》32.下面哪句词不在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词中:() A.玉界琼田三万顷 B.短发萧骚襟袖冷 C.万象为宾客 D.世路如今已惯33.伴随辛弃疾一生的执念是:() A.抗金复国 B.解甲归田 C.著书立说 D.寄情山水34.“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 A.李清照《青玉案》B.贺铸《青玉案》C.辛弃疾《青玉案》D.辛弃疾《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