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插入超链接》名师教案 (1).docx
学而优教有方
PAGE2/NUMPAGES2
第21课插入超链接
【教材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掌握利用图片、艺术字、自选图形等修饰幻灯片的方法,也学会了为幻灯片设置背景并且在浏览视图中学会了对幻灯片的操作,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习幻灯片中链接的设置,达到幻灯片的交互性。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呈现知识点:1.文本链接;2.设置动作按钮;3.图片链接。从本课最基础的一项带有交互的工具中,学生能体会到计算机人性化的一面,同时也能在创作幻灯片时,从使用和观看这一更高的角度来制作幻灯片。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幻灯片的美化和常用的基础操作已经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但是对于幻灯片一些带有交互性的功能知道甚少。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教师的指导和总结,让学生掌握幻灯片链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了解超链接的概念。
(2)学生能够掌握超链接的一般设置方法。
(3)学生能够适当地利用文本、动作按钮、图片设置超链接。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学课本、观看演示、自我探究等多种学习方法,制作自由跳转的演示文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作品规划,学生能够提升一定的策划和设计能力,并对整体的设计产生一定的兴趣,充分体会到交互的乐趣。
4.行为与创新
学生学会建构整体概念,考虑到制作作品是内容的结构设计。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设置文本、图片超链接的方法及动作按钮的设置。
难点:准确的设置超链接。
【教学方法与手段】
对比法、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
课件、学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小镇上新开的动物园吸引了很多人去参观,爱偷懒的大雄和哆啦A梦也没有缺席,大雄最想去水族馆看海马,但是到水族馆要绕很多路,爱偷懒的大雄不愿意了,一定要多啦A梦拿出能直接到达水族馆的道具,多啦A梦拿出什么法宝?(任意门)
【设计意图】吸引学生注意,从任意门的特点同类到超链接的跳转功能。
二、认识超链接
师:“WPS”演示文稿中也有“任意门”的功能。(教师演示超链接的例子)
这样的功能我们称为“超链接”。
板书:插入超链接
师生讨论:1.在什么地方曾经见过超链接?2.超链接的目标和对象是什么?(门的入口与出口)
【设计意图】了解超链接的学科性意义,认识超链接的本质。
三、插入文本超链接
任务1:阅读教材,选择最想参观的地方,制作超链接。
请同学演示,完成任务,师生观察交流:
1.设置完超链接的文字,有什么变化?
2.使用过的超链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链接设置错误如何修改?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掌握超链接的设置和编辑方法,在观察设置超链接后的特征后,学会总结提炼新知。
四、设置图片链接
师生交流:链接跳转成功后,有什么方法返回?
对当页的文字制作超链接返回、幻灯片中没有文字只有图片怎么办?图片是否可以制作超链接?
任务2:阅读教材,对比参照文字超链接的方法,制作图片超链接。
学生完成任务,交流问题与心得。
【设计意图】利用对比学习,掌握图片链接的设置,大胆进行迁移学习。
五、设置动作按钮
师:若想为每一页都设置返回的链接,有什么好方法?
学生讨论,交流。思考有相同目的地的超链接是否可以复制粘贴。
任务3:阅读教材,设置动作按钮,并尝试利用复制的方法,快速设置返回链接。
学生完成练习,分享设置动作按钮时的发现。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需求中找到最优化的解决方法,产生利用所学技术简化繁复的工作量的意识。
六、拓展与延伸
任务4:打开大雄的家,分小组,探究下面第二幅图的内容。成功后,向同学们展示与分享。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抓住技术的核心内容和优势,并以此进行大胆地尝试和探索,学会在未知领域有目标地进行发现与学习。
七、课堂小结
超链接的制作方法(选中、右击或插入超链接)。
超链接的载体:文字、图片、按钮。
超链接的目标:文档中的位置、原有文件或网页(图片、文本、声音、视频、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