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17课超链接的插入.docx

发布:2018-10-10约2.4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超链接的插入》教学设计 课题:超链接的插入 教师:张振丽 学校:度假区实验学校 学科:信息技术 授课时间:2018年4月 课时:3课时 课型:新授课 三维 目标: 知识与技能: 超链接的插入 动作按钮动作设置 演示文稿幻灯片之间的跳转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及自主探究的方式,能够总结出设置超链接的方法,自主学习动作按钮的设置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进一步养成交流合作学习的习惯, 乐于与同学分享知识。 教学 重点: 设置超链接、动作按钮。 教学 难点: 独立完成设置超链接以及设置动作按钮。 学情 分析: 学生已初步学会了制作图文并茂的演示文稿。创新综合能力的培养和信息素养的提高始终是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快乐的学习,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在尝试中有所发现,在讨论中明白道理,在合作中享受成功。 教材 以及 教法 分析: 1、本节课的内容为教材“新纲要云南省实验教材-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5课“超链接的插入”。包含以下几个知识点:插连接额认识、超链接插入、修改、删除、动作按钮的设置动作设置。 2、教法:在网络教室里展开,以“讲解—演示—实践”为主线,通过“讲解—演示—练习—总结”的程序,过渡到知识的应用和操作,最后掌握超链接的插入技巧。 学生 准备: 教材 教师 准备: 明星资料案例、教案、课件。 教具 准备: 计算机、Word2010软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 入 一 引入课题 教师提问:当你在上网的过程当中如果鼠标指向某一个地方出现了一个小手,点击之后呢就跳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大家知道是什么吗?学生经过思考会给出答案。——超链接。 教师再次引导,“想不想让你的幻灯片也可以像网页哪样呢?”学生会积极的配合老师,给出回答。 引出新课——设置超链接 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拉近距离,激发兴趣,明确目的、引出课题:超链接的插入 二、新课讲授 1、畅所欲言,认识超链接 教师向学生展示带有超链接的幻灯片,教师点击超链接的地方,学生进行观察。并且提问:什么是超链接,超链接的目的是什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当中教师进行巡视指导。讨论完成后,请小组代表进行回答。并根据各小组的回答进行总结讲解。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对于超链接就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思考回答问题认识超链接 先让学生自己说,学生有自己的想法但不规范也不完整需要老师引导 2、 任务一:设置文字超链接 学生对超链接有了认识之后。教师首先完整的演示文字超链接的设置步骤,并请学生认真观察教师的操作。教师操作完成之后,按照原来的分组,各组分别进行超链接的设置。并提出三点要求: 1、 用前面我们做的“骆驼与羊的故事”幻灯片来做,指定第1张为当前幻灯片 2、 指定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设置超链接 3、 总结设置超链接的步骤。 学生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后,教师进行实时点拨。学生做完之后,请几个小组进行展示, 并说出设置超链接的步骤。其它组的成员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充,然后教师进行点评讲解,将设置链接的步骤展示在PPT上。小组同学根据PPT上的步骤对先前的作品进行修改或补充。 学生演示实践完成任务一 掌握对文本插入超链接 3、 任务二:设置动作按钮 当我们用超链接从第1张跳转到其它的幻灯片时,如果想返回到第1张幻灯片或是它前面的幻灯片,可以通过设置“动作按钮”来实现。其实现的步骤跟设置文字链接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并提出两个小任务。 1、 找到“动作按钮”所在的位置 2、 根据PPT教师给出的动作按钮的设置步骤进行设置 在此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并且提示按钮是一个对象,大家可以对它进行修改和美化。完成后采取自评、互评和教师评的方法进行评价。 学生演示实践完成任务二 掌握动作按钮 三、提问提高 以问题的方式引出学生思考 设置超链接的方法步骤? 设置了超链接的对象有哪些特点? 同学们发现超链接有什么特点吗? 教师总结并演示: 1、选中对象 2、右击——超链接 3、选择超链接的位置 超链接可以设置的对象: 文字 图形 图片 艺术字 视频和音频可以设置超链接吗? 下划线 颜色发生变化 鼠标箭头变成手的形状 思考回答问题,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进一步强化超链接的设置 四、操作技能提高 提问引出思考 教师点拨: 提示学生,在外部链接中,还可以链接到外部网站和电子邮箱。教师留下学习网址和邮箱地址,以便交流与探讨 学生记下学习网址和邮箱地址。 布置课后探究题目,为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进一步提高的平台。 四、知识点总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有痕超链接 超链接 文字 图形 无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