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 选择性必修一 第一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反应.pdf
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
《反应热及其测定》学案
【学习目标】
1.能从体系与环境的角度了解反应热的概念;
2.能理解反应热测定的原理和方法,会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不断完善和改进测定方
法;
3.通过中和热测定实验探究,从定量角度认识能量的转化。
【学习过程】
知识回顾:请列举出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类型
放热反应:吸热反应:
1.1.
2.2.
3.3.
4.4.
5.5.
【学习任务一】了解反应热的概念
1、体系与环境
(1)体系:被研究的物质系统,称为体系,又称系统。
(2)环境:与体系相互的其他部分,称为环境。
以研究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之间的反应为例:
体系:溶液及等看作一个反应体系;
环境:盛溶液的的和溶液之外的。
2、体系与环境的热量交换——反应热
反应热的概念:在条件下,化学反应体系向环境或从环境的热量,称为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
【深刻理解】反应热概念中的“等温条件”是指化学反应发生后,使反应后体系的温度恢复到
反应前体系的温度,即反应前后体系的温度。
【学习任务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实验探究】测定酸碱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1)测定原理:即通过测定一定量的酸、碱溶液在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计算反应放出的
热量,由此求得反应热。利用热量公式Q=cmΔt进行计算。
①c:比热容,近似认为4.18J/(g·℃);
②m:盐酸和氢氧化钠的总质量(密度近似为1g/cm3);
-t。
③Δt:前后两次的温度差Δt=t
21
(3)实验装置:
①装置名称:。
②各部分仪器的作用
ⅰ.玻璃搅拌器的作用是。
ⅱ.隔热层的作用是。
ⅲ.温度计的作用是。
(4)实验测量
①反应物温度(t)的测量:
1
-1-1NaOH溶液温度,
分别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50mL0.50mol·L盐酸,50mL0.55mol·L
取两温度平均值为t。
1
②反应后体系温度(t)的测量
2
打开杯盖,将量筒中的NaOH溶液迅速倒入量热计的内筒,立即盖上杯盖,插入温度
计,用搅拌器匀速搅拌。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温度,并记录为t。
2
③重复实验操作三次,记录每次的实验数据,取其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
(5)实验数据处理:
温度起始温度t/℃温度差平均值(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