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_信号系统-9.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九章 状态空间分析法 9-1 连续系统状态空间方程建立 二、几个常用术语: 三、状态空间方程的标准形式: 四、状态空间方程的建立 例1、图示电路,说明下列各对变量是否可以作为状态变量? (a) iR,uc; (b) iL,uc; (c) iR, uL 例2、图示电路,以 x1= uc,x2= iL2 ,x3= iL3作为状态变量列写状态方程; 写出y1=uL2,y2=uR为响应的输出方程。 例3、图示电路,列写状态方程和 输出方程。 2、已知系统模型列写(间接列写法) 2) 已知系统信号流图列写方程。 例1: 图示系统,列写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 例2:图示系统,列写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 例3:图示系统,列写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 例1: 例3:图示系统,列写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 解: 解:选 uc(t)和i(t)为状态变量,有 例4:已知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为 例5:已知矩阵A,求系统自然频率。 例1: 已知 例2:图示系统,求H(z)和h(k)。 3、状态转移矩阵的计算: 4、输出方程时域解: 2、状态转移矩阵的计算: 3、输出方程时域解: 例1:求若使图示系统稳定时k的范围。 (例9-19) 例2:求K在何范围系统稳定; K为何值系统为临界稳定?并求h(t).(例9-20) 例:求M在何范围系统稳定。 本章要点: 1、状态空间分析基本概念:状态、状态变量、状态方程、输出方程、状态空间、状态向量、状态轨迹; 2、状态空间方程列写:电路图直接列写法、系统模型间接列写法; 3、状态空间方程的求解:变域求解、传输函数矩阵H(s)、H(z)和单位冲激响应矩阵h(t)以及单位响应h(k)的求解、系统稳定性的判断; 4、状态空间分析法。 一、 连续系统状态空间方程时域求解 9-4 系统状态空间方程时域求解 1、一阶微分方程t域求解 2、状态方程t域求解 (3) 化A为对角阵,即: (4) 化eAt为有限多项式之和 状态转移矩阵 (零输入响应) (零状态响应) f(t)=U(t),求x(t) 。 例: 解: 二、 离散系统状态空间方程时域求解 1、状态方程时域求解 (零输入分量) (零状态分量) 递推法: (2) 化A为对角阵,即: (3) 化Ak为有限多项式之和 状态转移矩阵 (零输入响应) (零状态响应) ,f(k)=U(k),求x(k) 。 例: 解: 一、 连续系统稳定性分析 9-5 由系统状态空间方程判断系统稳定性 (1)求多项式 D(s)=?s1-A?; (2)判断D(s)为霍尔维茨多项式; (3)排列罗斯阵列; (1) 全部位于s左半平面: 系统稳定 (2)含j ?轴单极点,其余位于s左半平面:系统临界稳定 (3)含有s右半平面或j ?轴重极点: 系统不稳定 2、罗斯(Routh)判断法: (4)由罗斯准则判断 D(s)=0根的分布; (5)确定系统的稳定性。 解: 根据罗斯准则,若使系统稳定,有 写罗斯阵列: 1 4 5 4k 解: K=3,系统为临界稳定 系统稳定 系统等效电路如右,有 (1)求多项式 D(z)=?z1-A?; (2)判断D(1)0,(-1)n D(-1)0 (3)排列Jury阵列; (1) 全部位于z平面? z ?1的范围: 系统稳定 (2)含z平面? z ?=1 单极点,其余位于? z ?1的范围: 系统临界稳定 (3)含有z平面? z ?1的极点 或? z ?=1 重极点:系统不稳定 2、朱里(Jury)判断法: (4)由jury准则判断 D(z)=0根的分布; (5)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二、 离散系统稳定性分析 解: 选状态变量,写状态方程: 1 1 -M 排列Jury阵列:(2n-3)行 由jury准则:若系统稳定 1 1 - M * * 一、引例 t0,K在2;t=0,K从2打到1。求t0时,电压uR和uL。 (状态方程) (输出方程) 状态空间方程 uR (t)和uL (t)为系统输出响应 uc(t)和i(t)称为状态变量 1、状 态:在已知系统激励条件下求解系统所必需具备的最少信息。 2、状态变量:状态随时间变化的一组独立完备变量。(个数=系统阶数) 3、状态方程:描述系统状态变量和激励与状态变量一阶导数关系的微分方程组。 4、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