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特征描述类-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题型能力专题突破(解析版).docx
2023届高考地理重难点能力专题突破
04特征描述类
【重点梳理】
1.答题规范
(1)地理位置特征
描述角度
包含内容
纬度位置
包括南北半球位置、纬度带、热量带
海陆位置
地处内陆还是沿海,位于大洲的哪个部位,濒临的海洋
相对位置
周围相邻的地理区域,处于交通线的哪种位置
(2)自然地理特征
描述角度
包含内容
地形地势特征
地形
类型
主要属于哪种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或山谷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等),不同地形类型的分布状况等
地势
起伏
包括地势起伏状况(如地势起伏大、地势低平)和高低变化趋势(如西北高、东南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气候
气温
方面
主要从年均温(高低)、气温的季节变化(冬、夏季气温状况)、气温年较差以及冬夏季节的长短等方面概括
降水
方面
主要包括降水(年降水量多少、季节变化状况),以及降水和气温的组合状况
河流特征
水文特征
从流量、水位(季节变化)、汛期(时间、长短、次数、有无凌汛)、结冰期、含沙量、流速及水能蕴藏量等方面分析概括
水系特征
主要从河流流程、流向、流域面积、河道(河谷宽窄、河床深浅、河流弯曲状况)、水系形态、支流数量、河网密度等方面去考虑
(3)社会经济特征
农业生
产特征
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作物种类及分布,农业部门结构,生产水平(商品率、机械化水平、生产经营方式、集约化程度、专业化水平),面临的问题
工业生
产特征
地域分布、发达程度、主要工业部门及结构、技术水平、面临的问题
交通
主要从交通运输方式、线路走向、交通线(或点)的密度大小、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等方面分析
城市
主要从城市化水平、城市布局特点、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
【对点训练】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坐拥“中国第一麦”的河南省延津县(下图),有着完美契合小麦生长的上砂层、下黏土层的黄金比例土壤。豫北的延津小麦被认定为全国麦类首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它成功吸引了国内许多大型小麦加工企业的青睐,众多粮食和酒业龙头企业相继入驻延津,在这里建立了有机和绿色原料基地。从豫北蛋白质含量较高的优质强筋小麦,到豫西、豫东的优质中筋小麦,再到豫南蛋白质含量较低的弱筋小麦……品质优良的河南小麦,让河南人无论是用面粉来包速冻饺子、生产饼干,还是生产方便面,都做到了全国前列,河南因此拥有“中国厨房”的美誉。
(1)小麦的蛋白质含量和气候关系密切,如与降水量呈负相关。根据优质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的分布情况,分析豫北延津县和豫南唐河县的气候特征差异。
(2)延津土壤拥有着上砂层、下黏土层的黄金比例,分析其对土壤水、气、肥的意义。
(3)众多粮食和酒业龙头企业相继入驻延津并建立原料基地,请对此现状做出评价。
(4)分析河南被称为“中国厨房”的原因。
【答案】(1)延津生产蛋白质含量较高的优质强筋小麦,由此推测与唐河相比,延津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小麦生长周期较长;延津距夏季风源地较远,降水量较少或大陆性较强,夏季光照条件较好,昼夜温差较大。或唐河生产蛋白质含量较低的弱筋小麦,由此推测与延津相比,唐河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小麦生长周期较短,唐河距夏季风源地较近,降水量较多或大陆性较弱,夏季光照条件较差,昼夜温差较小。
(2)上部的砂土层土壤空隙较大,使土壤通气透水;下部的黏土层含水量大,水、肥不易下渗,可保水保肥。
(3)优:延津为企业提供优质原料;扩大延津小麦种植规模,获得规模效益;延长产业链,提高小麦附加值;促进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和财政税收。劣:制酒等非粮食用途会影响我国粮食安全。
(4)小麦产量大或原料丰富;自然环境较为多样,小麦品种丰富,适合不同面点使用;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地处中原,距离市场近,市场广阔,运输距离短,交通运输便利。
【分析】本大题以图文结合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气候、工业区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根据材料“从豫北蛋白质含量较高的优质强筋小麦,到豫西、豫东的优质中筋小麦,再到豫南蛋白质含量较低的弱筋小麦”可知,延津生产蛋白质含量较高的优质强筋小麦,由此推测与唐河相比,延津纬度较高,太阳高度角小,热量条件较差,小麦生长周期较长,蛋白质积累时间长;据图可知,延津比唐河更接近海洋,该地区夏季吹东南季风,延津距夏季风源地较远,降水量较少或大陆性较强,夏季光照条件较好,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蛋白质积累。或唐河生产蛋白质含量较低的弱筋小麦,由此推测与延津相比,唐河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热量条件较好,小麦生长周期较短,蛋白质积累时间短,唐河距夏季风源地较近,降水量较多或大陆性较弱,夏季光照条件较差,昼夜温差较小,不利于蛋白质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