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下肢深静脉血栓详解.ppt

发布:2016-11-13约1.2万字共6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下肢深静脉血栓 病例介绍 入科体查 病情介绍 DVT的危险因素 周围型 中央型 混合型 特殊类型 A. 股白肿 下肢肿胀严重,皮肤的张力大,使外周静脉毛细血管内的血被挤压到深静内,表现为皮肤的苍白,这种情况称之为疼痛性股白肿。 临床主要表现 (一)疼痛 是最早出现的症状,主要因血栓激发静脉壁炎症反应和血栓远段静脉急剧扩张,刺激血管壁内末梢神经所致。 (二)肢体肿胀 下肢肿胀是最主要的症状,是由于血栓远端静脉压力增加,导致毛细血管的过滤压也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缺氧通透性增加,血管内液体渗出,另外,静脉淤血和炎症反应影响淋巴回流,则加重了肢体肿胀。 临床主要表现 三)浅静脉曲张 是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的继发性代偿反应。如果血栓累及深静脉主干,可有明显的下腹部和腹股沟的浅静脉曲张。 辅 助 检 查 (一)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目前诊断DVT的首选检查,诊断准确率高,可准确诊断出DVT的范围、部位、程度和血流阻力等指标。在急性DVT的诊断方面,可取代静脉造影作为最后确诊的手段。 (二)静脉造影:是诊断DVT的金标准,能使静脉直接显像,可有效地判断有无血栓,能确定血栓的大小、位置、形态及测支循环情况。后期行逆行造影,还可了解静脉瓣膜功能情况。 (三)其它:CT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亦具有优越性。 DVT的处理原则 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DVT的非手术疗法 一般处理 溶栓疗法 抗凝疗法 祛聚疗法 扩血管疗法 DVT的非手术疗法 (1)抗凝疗法:适用于范围较小的血栓,通过肝素和香豆素类抗凝剂预防血栓的繁衍和再生,促进血栓的消融。一般用低分子肝素钠、低分子肝素钙,最后使用香豆素衍生物,如华法令,至病人恢复正常生活3—6个月。 DVT的非手术疗法 (2)溶栓疗法:常用药物为尿激酶、重组链激酶,主要作用是水解血栓内的纤维蛋白而达到溶栓目的,维持5天左右。 DVT的非手术疗法 (3)祛聚疗法:药物有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等。能扩充血容量、稀释血液、降低粘稠度,又能防止血小板聚集,常作为辅助疗法。 DVT 的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适应症 1、 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不超过7天者 2、 对已出现股青肿象且病期较长者 3、接受抗凝,溶栓治疗时出现严重出血或过 敏休克必须停止治疗者 4、抗凝,溶栓禁忌者 术后抗凝,溶栓,祛聚配合治疗,防止复发 通常采用股静脉切开导管取栓术。 手术切开血管显示血栓 手术取出的血栓 取栓术前 取栓术后 护 理 措 施 1.心理护理 2.体位及行为护理 3.病情观察 4.药物护理 5.疼痛护理 6.饮食护理 7.皮肤护理 8.功能锻炼 9.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护 理 措 施 1.心理护理: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消除病人的恐惧与焦虑情绪。 护理措施(2.体位及行为护理) 2.体位及行为护理: (1)体位:急性发病后10-14天内绝对卧床休息,包括在床上大小便。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20-30厘米, 膝关节微屈,下垫宽大软垫,并注意患肢的保暖。当肢体感觉疲劳时可更换卧位,行足部的轻微伸屈活动。10-14天后可下床活动,行足背伸屈运动,每日数十次,每次3-5分钟,以促进静脉血回流。开始起床活动时,需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适度地压迫浅静脉,以增加静脉回流量,阻止下肢水肿发展。行空气波压力仪治疗,目的是促进静脉回流,防止新的深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措施(2.体位及行为护理) (2)急性期间不得剧烈活动或按摩患肢,以免造成血栓脱落,如果脱落进入肺动脉可引起肺栓塞,大块肺栓塞可以致死。 护理措施(2.体位及行为护理) (3)戒烟的必要性:吸烟患者应戒烟,因烟草中的尼古丁可引起血管收缩,影响患肢血液循环。 护理措施(2.体位及行为护理) (4)禁冷热敷:因热敷会促进组织代谢,增加耗氧量,对患肢不利,而且栓塞后患肢感觉受损,易造成皮肤的灼伤:冷敷可减少组织代谢,同时会引起血管萎缩,不利于解除痉挛和建立静脉的侧支循环。 下肢周径的测量 并发症 肺栓塞 出血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 肺栓塞的危害 分析病人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原因 患者为DVT高危人群,未引起重视,做到有效预防,减少并发症 患者长期卧床活动少,护士未加强宣教,功能锻炼指导不彻底 对深静脉血栓形成初期症状、护理和病情观察要点不熟悉 未加强巡视病房 患者有高血压,血脂偏高 年龄大 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