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001].docx
3.1.2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意图
本节课旨在通过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帮助学生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理解铁及其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的行为。结合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内容,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操作等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化学实验技能和科学态度。通过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质,学生将学习如何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分析数据,从而提升科学探究能力。同时,通过实验操作,学生能够锻炼实验技能,增强对化学实验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此外,本节课还将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确定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通过实验现象分析铁的化合价变化。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教学难点: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过程。
-正确判断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
-分析实验中产生的不同现象与铁的化合价变化之间的关系。
-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铁锈的形成。例如,在实验中,学生可能难以直观地理解铁离子Fe2?和Fe3?在反应中的电子转移,需要通过具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电子转移图来帮助学生理解。此外,学生需要学会如何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如溶液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等)来推断铁的氧化还原性质,这一能力对于后续化学学习至关重要。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教材,以便于跟随课本内容学习。
2.辅助材料:准备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图片、氧化还原反应的动画视频,以及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图表。
3.实验器材:准备试管、滴管、铁片、硫酸铜溶液、稀硫酸等实验用品,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4.教室布置:设置实验操作台,安排分组讨论区,确保学生能够有序进行实验和讨论。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老师站在讲台上,面带微笑地问候学生:“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究的是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今天我们将通过实验来进一步理解这些概念。”
-学生们纷纷点头,表现出对实验的好奇和期待。
2.提出问题
-老师板书:“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有哪些特点?”
-学生思考片刻,开始提出问题,如:“铁是金属,为什么它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铁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如何影响化学反应?”等。
3.实验演示
-老师将实验器材分发给学生,并逐一介绍实验步骤:“首先,我们将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铁片表面的变化。接着,我们将铁片放入稀硫酸中,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进行实验,同时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4.实验观察与分析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在硫酸铜溶液中,铁片表面出现了一层红色物质,这是铜的沉淀。而在稀硫酸中,铁片表面有气泡产生,这是氢气的生成。”
-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并开始分析:“这说明铁在硫酸铜溶液中发生了氧化反应,被氧化成了铁离子,同时铜离子被还原成了铜单质。在稀硫酸中,铁与硫酸反应生成了氢气,说明铁具有还原性。”
5.化学方程式书写
-老师引导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请同学们根据实验现象,写出铁与硫酸铜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认真书写,老师逐一检查,并纠正错误。
6.总结与反思
-老师总结:“通过今天的实验,我们了解了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铁在化学反应中既可以作为还原剂,也可以作为氧化剂。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如何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化学反应的本质。”
-学生思考老师的话,开始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7.拓展与应用
-老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思考,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学生积极回答,如:“铁锈的形成是由于铁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铁,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防止铁与氧气接触来防止生锈。”
8.课堂小结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今天我们学习了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了解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希望大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9.布置作业
-老师布置作业:“请同学们课后完成以下作业:1.总结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2.查找相关资料,了解铁及其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10.课后辅导
-老师提醒学生:“如果课后有疑问,请及时与我联系,我会尽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