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制与劳务派遣.doc
劳动合同制与劳务派遣
合同编号:__________
甲方(用人单位/用工单位):
地址:
联系方式:
乙方(劳动者/被派遣劳动者):
地址:
联系方式:
一、总则
1.1合同目的
本合同旨在明确甲方与乙方之间在劳动就业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或劳务派遣关系,保证双方在工作过程中的各项事务有章可循。
1.2适用范围
本合同适用于甲方与乙方之间基于劳动合同制或者劳务派遣关系所产生的各类事项,包括但不限于工作内容、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等相关事宜。
二、劳动合同制
2.1劳动合同的订立
2.1.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主体资格
甲方作为用人单位,应具备合法的经营资格、营业执照等相关资质,具有依法招聘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提供劳动条件等能力。乙方作为劳动者,应达到法定劳动年龄,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和劳动能力,不存在法律法规禁止就业的情形,如未解除的竞业限制、犯罪记录等影响正常劳动就业的情况。
2.1.2劳动合同的形式与内容
劳动合同应为书面形式。合同内容应包括双方基本信息、合同期限(如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或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等条款。同时可根据双方实际需求约定其他条款,如培训、保密、竞业限制等。
2.2劳动合同的履行与变更
2.2.1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甲方的权利包括按照规章制度对乙方进行管理、根据工作需要安排乙方工作等;义务包括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提供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等。乙方的权利包括获取劳动报酬、享受休息休假、获得劳动保护等;义务包括遵守甲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等。
2.2.2合同变更的条件与程序
合同变更需经双方协商一致。变更内容包括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劳动报酬等重大事项时,应以书面形式明确变更内容,并由双方签字或盖章确认。如因法律法规、政策调整等客观原因导致变更,甲方应及时通知乙方,并提供合理的解释和应对措施。
2.3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
2.3.1解除的情形与程序
解除情形包括双方协商解除、乙方提前通知解除(如试用期内提前三日,正式期内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甲方因乙方过错解除(如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等)、甲方无过错解除(如经济性裁员等)等。解除程序应遵循法定程序,如书面通知、支付经济补偿(符合法定情形)等。
2.3.2终止的情形与法律后果
终止情形包括合同期满、乙方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乙方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等。合同终止后,甲方应按照法律规定为乙方办理离职手续,如出具离职证明、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等手续。如果符合法定情形,甲方应支付经济补偿。
三、劳务派遣
3.1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
3.1.1劳务派遣单位的资质与义务
劳务派遣单位应具备法定的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等资质。其义务包括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支付劳动报酬,缴纳社会保险等。劳务派遣单位应如实告知被派遣劳动者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不得克扣用工单位按照劳务派遣协议支付给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3.1.2用工单位的义务与责任
用工单位应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告知被派遣劳动者的工作要求和劳动报酬,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用工单位不得将被派遣劳动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培训等。
3.2劳务派遣协议
3.2.1协议的订立与内容
劳务派遣协议应由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订立,应当约定派遣岗位和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以及违反协议的责任等内容。协议内容应符合法律法规规定,保障被派遣劳动者的权益。
3.2.2协议的履行、变更与解除
双方应按照协议约定履行各自义务。变更协议需经双方协商一致,并书面通知被派遣劳动者。解除协议应符合法定情形,如劳务派遣单位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用工单位有证据证明被派遣劳动者不胜任工作等。
3.3被派遣劳动者的权益
3.3.1派遣劳动者的招聘与录用
劳务派遣单位应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招聘被派遣劳动者,对其进行必要的资格审查。用工单位可根据工作需求向劳务派遣单位提出录用条件,但不得违反法律法规规定。
3.3.2派遣劳动者的工资待遇与福利
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同类岗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劳务派遣单位应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工单位应按照劳务派遣协议支付相应的费用。被派遣劳动者应享受法定的福利待遇,如休假、劳动保护用品等。
3.3.3派遣劳动者的社会保险与劳动保护
劳务派遣单位应为被派遣劳动者缴纳各项社会保险。用工单位应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保护条件,保证被派遣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