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docx
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不包括以下哪个阶段?()
A.质量检验阶段
B.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C.全面质量保证阶段
D.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答案:C
解析: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主要包括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并不存在全面质量保证阶段这一标准的发展阶段表述。
2.以下哪个不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标准?()
A.ISO9000
B.ISO9001
C.ISO9004
D.ISO14001
答案:D
解析:ISO9000、ISO9001、ISO9004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标准。ISO14001是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用于规范组织的环境管理活动。
3.质量方针是一个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应由组织的()批准发布。
A.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
B.总工程师
C.最高管理者
D.认证机构
答案:C
解析:质量方针体现了组织在质量方面的追求和承诺,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必须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批准发布,以确保其权威性和对整个组织的有效指导。
4.排列图是用来寻找影响质量的()因素的一种工具。
A.主要
B.次要
C.一般
D.所有
答案:A
解析:排列图是根据“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原理,对影响质量的因素进行排序,从而找出主要因素,以便集中精力解决关键问题。
5.六西格玛管理中,西格玛水平越高,表示过程的()。
A.波动越小,缺陷率越低
B.波动越大,缺陷率越低
C.波动越小,缺陷率越高
D.波动越大,缺陷率越高
答案:A
解析:西格玛水平衡量的是过程的稳定性和能力,西格玛水平越高,意味着过程的波动越小,产品或服务出现缺陷的概率越低。
二、填空题
1.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答案: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解析:这八项原则是ISO9000族标准建立的理论基础,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贯穿于质量管理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
2.质量控制的常用工具包括(调查表)、(分层法)、(排列图)、(因果图)、(直方图)、(散布图)和(控制图),被称为“老七种工具”。
答案:调查表、分层法、排列图、因果图、直方图、散布图、控制图
解析:“老七种工具”是质量管理中常用的统计分析工具,用于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质量问题的诊断与解决。
3.(质量成本)是指为了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没有达到满意的质量所造成的损失。
答案:质量成本
解析:质量成本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它反映了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的投入和因质量问题而产生的损失。
4.产品质量特性包括(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等。
答案: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
解析:这些特性是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不同类型的产品在这些特性方面的具体要求和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
5.(PDCA循环)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包括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四个阶段。
答案:PDCA循环
解析:PDCA循环是一种科学的质量管理工作程序,通过不断地循环往复,实现质量的持续改进。
三、判断题
1.质量就是指产品的质量。()
答案:错误
解析:质量不仅包括产品质量,还包括服务质量、过程质量、体系质量等多个方面。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涵盖了组织活动的各个领域和层面。
2.全面质量管理强调的是全员参与,仅与质量管理部门有关。()
答案:错误
解析: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全员、全过程、全企业的质量管理,涉及组织内的各个部门和全体员工,不仅仅是质量管理部门的事情。每个员工都对质量负有责任,都应积极参与质量管理活动。
3.控制图的作用是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
答案:正确
解析:控制图通过对过程数据的统计分析,设定控制界限,根据数据点在控制图上的分布情况来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存在异常波动,从而确定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
4.质量改进就是要使产品质量达到更高的水平,所以改进的目标越高越好。()
答案:错误
解析:质量改进的目标应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来确定,并非越高越好。过高的目标可能不切实际,导致资源浪费和员工压力过大。合理的改进目标应具有可实现性和经济性。
5.顾客满意度是衡量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唯一指标。()
答案:错误
解析:顾客满意度是衡量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但不是唯一指标。还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