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细胞工程.pdf
2022年高考生物总复习:动物细胞工程
1.动物细胞培养
(1)地位: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有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核移植、动
物细胞融合等。其中动物细胞培养是其他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
(2)培养过程
(3)培养条件
培养液和培养用具进行无菌处理
①无菌、无毒环境培养过程加抗生素
定期更换培养液,清除代谢产物
②营养:除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之外通常还需加入血清、
血浆等一些天然成分。
③适宜的温度:36.5℃±0.5℃;适宜的pH:7.2~7.4。
95%的空气:其中O2为细胞代谢必需
④气体环境
5%的CO:维持培养液的pH2
2.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核移植技术)
(1)原理: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2)核移植分类: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
(3)核移植过程(以克隆高产奶牛为例)
(4)应用:①加速家畜遗传改良进程,促进优良畜群繁育。②保护濒危物种。③
第1页5页
生产医用蛋白。④作为异种移植的供体。⑤用于组织器官的移植。
3.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动物细胞融合
①原理:细胞膜的流动性。
②融合方法:聚乙二醇(PEG)、灭活的病毒、电激等。
③意义:突破了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也为制造单克隆抗
体开辟了新途径。
(2)单克隆抗体
①制备过程
②优点: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③用途:作为诊断试剂;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
1.进行核移植时,为何选用去核的“卵母细胞”?
提示选用去核卵(母)细胞的原因;卵(母)细胞比较大,容易操作;卵(母)细胞细
胞质多,营养丰富,含有促进核全能性表达的物质。
2.(教材P49讨论2解答)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都选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
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提示培养的动物细胞一般当传代至10~50代左右时,部分细胞核型可能会发
生变化,其细胞遗传物质可能会发生突变,而10代以内的细胞一般能保持正常
的二倍体核型。因此,在体细胞核移植中,为了保证供体细胞正常的遗传基础,
通常采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
3.图中a、b分别为骨髄瘤细胞和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图2为单克隆抗体制备
第2页共5页
流程(顺序已被打乱)。请思考
图1
图2
[解读]
(1)针对图1为了能充分发挥图中两种细胞各自的特点,经特殊处理,在促细胞
融合因子的作用下,两种细胞发生融合,形成图中的d细胞,d细胞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由d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普通血清抗体相比较,具有
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2)图2中B注射的物质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3)在获取C细胞时,曾筛选淘汰了哪些细胞?
(4)请用箭头把代表各图解的字母按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顺序连接起来。
提示(1)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定的抗体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大
量制备
(2)特定抗原,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应答,从而产生效应B淋巴细胞(浆细胞)。
(3)未融合的细胞和同种细胞融合后形成的细胞(“BB”细胞、“瘤瘤”细胞)都会被
淘汰,只有融合的杂交瘤细胞(“B瘤”细胞)才能生长。
(4)如图所示:
1.(2016·全国课标卷Ⅱ,40)下图表示通过核移植等技术获得某种克隆哺乳动物
(二倍体)的流程。
第3页共5页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正常细胞核,染色体数为2n,则其性染色体的组成可为________。
过程①表示去除细胞核,该过程一般要在卵母细胞培养至适当时期再进行,去核
时常采用________的方法。②代表的过程是________。
(2)经过多次传代后,供体细胞中________的稳定性会降低。因此,选材时必须
关注传代次数。
(3)若获得的克隆动物与供体动物性状不完全相同,从遗传物质的角度分析其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