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报告.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沥青路面厚度设计
计
算
书
学号:
姓名:
班级:
成绩:
日期: 2014年9月
沥青路面厚度设计
A、基本情况
某地拟新建一条二级公路省道,路线总长21km,双向四车道,路面宽度为16m,该地属公路自然区划IV区,路基为低液限粘土土质,填方路基最大高度2.1m,路床顶距地下水位平均高度1.4m,属中湿状态,根据室内试验法确定土基回弹模量50MPa,年降雨量1200mm,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10℃。
拟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根据规范规定,查表得其设计使用期12年。
B、交通荷载情况
根据区域交通分析预测近期交通组成和交通量如表1所示,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4%。
表1 近期交通组成与交通量
车型分类
代表车型
数量(辆/d)
小客车
桑塔纳2000
2280
中客车
江淮AL6600
220
大客车
黄海DD680
450
轻型货车
北京BJ130
260
中型货车
东风EQ140
660
重型货车
黄河JN163
868
铰接挂车
东风SP9250
330
要求:试根据交通荷载等级,选择相应的基层(和底基层)材料进行组合设计,并根据进行沥青路面厚度设计计算,编制计算书(计算书格式及编目示例附后)。
一、基本设计条件与参数
依题意得,基本设计条件如下:新建二级公路,双向四车道,路面宽度16m,公路自然区划IV区,低液限粘土土质,填方路基最大高度2.1m,路床顶距地下水位平均高度1.4m,中湿状态,年降雨量1200mm,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10℃。
基本参数如下:土基回弹模量50MPa,设计使用期12年,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4%。
二、交通量分析
本设计的累计当量轴次的计算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以BZZ-100表示。
1. 当设计弯沉值为指标时,当量轴次计算公式及计算结果如下:
汽车车型
Pi(kN)
C1
C2
ni(次/日)
C1C2ni(Pi/P)4.35次/日
黄海DD680
前轴
49.00
1
1
450
20.2100
后轴
91.50
1
1
450
305.7696
东风EQ140
后轴
69.20
1
1
660
133.0471
黄河JN163
前轴
58.6
1
1
868
84.8935
后轴
114.00
1
1
868
1534.8143
东风SP9250
前轴
50.70
1
1
330
17.1909
后轴
113.30
3.4
1
330
1931.4922
(P=100kN)
4027.418
注:轴载小于25kN的轴载作用不计
查《规范》得该公路车道系数为0.4,累计当量轴次计算如下:
属于中等交通。
2. 以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为指标计算当量轴次
汽车车型
Pi(kN)
C1’
C2’
ni(次/日)
C1’C2’ni(Pi/P)8次/日
黄海DD680
后轴
91.50
1
1
450
221.0962
东风EQ140
后轴
69.20
1
1
660
34.7051
黄河JN163
前轴
58.6
1
1
868
12.0698
后轴
114.00
1
1
868
2476.045
东风SP9250
前轴
50.70
1
1
330
1.4407
后轴
113.30
5
1
330
4480.4664
(P=100kN)
7225.823
注:轴载小于50kN的轴载作用不计
查《规范》得车道系数为0.4,累计当量轴次计算如下:
属于重交通。
由1、2计算可得,该设计道路的累积轴载情况属于重交通级别。
结构组合设计
1.初拟结构组合和材料选取
参照《规范》,本道路设计选用6层基本层位,路面结构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18cm),其中表面层采用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厚度4cm),中面层采用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厚度6cm),下面层采用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厚度8cm);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厚度取20cm);底基层采用石灰土(厚度待定),初拟厚度40cm。
2.各层材料的抗压模量与劈裂强度
查表得到各层材料的抗压回弹模量和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取20℃的模量,得到20℃的抗压回弹模量: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1400MPa,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1200MPa,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1000MPa,水泥碎石为1500MPa,石灰土550MPa。
弯拉回弹模量和弯拉强度沥青层取15℃的值,分别为2000MPa、 1800MPa、1200MPa、3550MPa、1480MPa。
各层材料的劈裂强度: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1.4MPa,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1.0MPa,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0.8MPa,水泥碎石为0.5M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