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施工质量、进度管理考核办法.docx

发布:2025-03-15约4.84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总则

1.目的

为加强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进度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按时完成工程建设任务,特制定本考核办法。本办法旨在明确质量、进度管理的考核标准、流程及奖惩措施,激励各参建单位积极履行职责,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投资建设的所有工程项目,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以及参与项目建设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参建单位。

3.考核原则

-客观公正原则:考核依据明确、具体,考核过程公开、透明,考核结果真实、准确,确保对各参建单位的评价客观公正。

-动态考核原则:对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进度管理进行全过程动态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奖优罚劣原则:通过考核结果与奖惩措施挂钩,充分调动各参建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工程质量和进度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考核组织机构及职责

1.考核领导小组

成立以公司主管领导为组长,工程管理部门、质量监督部门、安全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考核领导小组。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和组织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进度管理考核工作,审定考核标准、考核结果及奖惩方案,协调解决考核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2.考核工作小组

考核工作小组设在工程管理部门,由工程管理部门负责人担任组长,成员包括质量管理人员、进度管理人员、监理工程师等。考核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进度管理考核工作,制定考核计划,组织考核检查,收集考核资料,汇总考核结果,提出奖惩建议等。

三、考核内容及标准

施工质量考核内容及标准

1.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制度健全:施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管理责任制、质量检验制度、质量奖惩制度等,各项制度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要求,并在施工现场显著位置公示。考核时,检查制度文件是否齐全、有效,是否覆盖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

-质量管理人员配备合理: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特点,配备足够数量、具备相应资格的质量管理人员。质量管理人员应熟悉质量管理业务,能够认真履行职责。考核时,检查质量管理人员的资质证书、人员配备情况及履职记录。

2.原材料及构配件质量

-原材料及构配件进场验收严格:施工单位应建立原材料及构配件进场验收制度,对进场的原材料及构配件进行严格检验,检查其质量证明文件、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要求,并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送检。考核时,检查进场验收记录、质量证明文件、检验报告等资料,现场抽查原材料及构配件的质量状况。

-原材料及构配件存储、使用规范:施工单位应按照原材料及构配件的特性,合理存储,防止变质、损坏。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不得擅自更换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考核时,检查原材料及构配件的存储条件、标识情况,以及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记录。

3.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施工工艺符合规范要求: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组织施工,确保施工工艺符合要求。考核时,检查施工现场的施工工艺执行情况,是否存在违规操作行为。

-质量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验收及时、规范:施工单位应按照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及时组织质量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的验收。验收记录应真实、完整,签字盖章手续齐全。考核时,检查验收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现场抽查已验收工程的质量状况。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详实:对于隐蔽工程,施工单位应在隐蔽前通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进行验收,并形成详实的验收记录。验收记录应包括隐蔽工程的部位、内容、质量情况等。考核时,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必要时进行现场复查。

4.工程质量问题及处理

-质量问题及时发现、整改:施工单位应建立质量问题台账,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记录,并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整改完成后,应进行复查,确保质量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考核时,检查质量问题台账及整改记录,现场核实质量问题的整改情况。

-重大质量事故处理符合规定:如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施工单位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按照相关规定及时报告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有关部门。事故处理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要求,处理结果应经相关部门验收合格。考核时,检查重大质量事故的报告、处理记录及验收资料。

施工质量考核评分标准采用百分制,具体评分细则如下:

|考核项目|分值|评分标准|

|---|---|---|

|质量管理体系|20分|质量管理制度健全,得10-15分;质量管理人员配备合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