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房屋买卖按揭协议书.doc

发布:2025-03-12约2.36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房屋买卖按揭协议书

合同编号:__________

一、引言

本协议旨在规范房屋买卖过程中的按揭事宜,明确买卖双方及相关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交易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二、买卖双方信息

卖方:[卖方公司名称],地址:[卖方公司地址],联系方式:[卖方联系电话],法定代表人:[卖方法定代表人姓名]。

买方:[买方公司名称],地址:[买方公司地址],联系方式:[买方联系电话],法定代表人:[买方法定代表人姓名]。

三、房屋基本情况

房屋坐落于[具体房屋地址],建筑面积为[建筑面积具体数值]平方米,房屋类型为[房屋类型具体描述],房屋产权状况清晰,无任何抵押、查封等权利限制。

四、房屋价格及付款方式

(一)房屋总价

该房屋的总价款为人民币[房屋总价具体金额]元整(大写:[大写房屋总价金额])。

(二)付款时间及方式

1.定金支付:在本协议签订之日起[定金支付期限具体天数]日内,买方应向卖方支付房屋总价的[定金比例具体数值]%作为定金,即人民币[定金具体金额]元整(大写:[大写定金金额])。定金将在最终交易完成后抵作房款。

2.首付款支付:买方应在产权过户手续办理完毕之日起[首付款支付期限具体天数]日内,向卖方支付房屋总价的[首付款比例具体数值]%,即人民币[首付款具体金额]元整(大写:[大写首付款金额])。

3.贷款支付:买方应按照贷款银行的要求,在贷款审批通过后[贷款支付期限具体天数]日内,将贷款金额支付至卖方指定的账户。

4.尾款支付:在房屋交付并完成相关手续后[尾款支付期限具体天数]日内,买方应向卖方支付房屋总价的[尾款比例具体数值]%,即人民币[尾款具体金额]元整(大写:[大写尾款金额])。

五、按揭贷款相关事项

(一)贷款银行及贷款金额

买方拟向[贷款银行名称]申请按揭贷款,贷款金额为人民币[贷款金额具体金额]元整(大写:[大写贷款金额]),贷款期限为[贷款期限具体年限]年。

(二)贷款期限及利率

1.贷款期限:自贷款发放之日起至[贷款到期日具体日期]止,共计[贷款期限具体天数]天。

2.贷款利率:根据贷款银行的规定,贷款利率为[年利率具体数值]%,随中国人民银行基准利率的调整而调整。

(三)还款方式

1.买方应按照贷款银行的要求,选择等额本息还款法或等额本金还款法进行还款。

2.每月还款金额应在每月的[还款日期具体日期]日前支付至贷款银行指定的账户。

3.如买方未能按时足额还款,应按照贷款银行的规定支付逾期利息和违约金。

六、产权过户及交付

(一)产权过户时间

买卖双方应在本协议签订之日起[产权过户期限具体天数]日内,共同向房屋所在地的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办理产权过户手续。如因买方原因导致产权过户手续未能按时办理,买方应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费用和损失,并按照本协议的约定向卖方支付违约金。

(二)交付房屋及相关资料

1.卖方应在产权过户手续办理完毕之日起[房屋交付期限具体天数]日内,将房屋交付给买方,并将房屋的相关资料(如房屋产权证明、房屋钥匙等)一并交付给买方。

2.买方应在收到房屋及相关资料后[验收期限具体天数]日内,对房屋进行验收。如房屋存在质量问题或与本协议约定的情况不符,买方应在验收期限内书面通知卖方,卖方应在接到通知后[整改期限具体天数]日内进行整改。如卖方未能在整改期限内完成整改,买方有权要求卖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七、违约责任

(一)买卖双方违约情形及责任

1.买方未按照本协议的约定支付定金、首付款、贷款或尾款的,每逾期一日,应按照未支付金额的[逾期利率具体数值]%向卖方支付违约金。如逾期超过[逾期天数具体数值]日,卖方有权解除本协议,并要求买方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

2.卖方未按照本协议的约定交付房屋或相关资料的,每逾期一日,应按照房屋总价的[逾期利率具体数值]%向买方支付违约金。如逾期超过[逾期天数具体数值]日,买方有权解除本协议,并要求卖方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

3.因卖方原因导致房屋存在产权纠纷或其他权利限制,影响买方办理产权过户手续的,卖方应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费用和损失,并按照房屋总价的[违约金比例具体数值]%向买方支付违约金。如买方因此解除本协议,卖方还应双倍返还买方已支付的定金。

4.因买方原因导致贷款申请未能通过或贷款金额不足的,买方应在[贷款调整期限具体天数]日内补足差额或重新申请贷款。如买方未能在规定期限内完成上述事项,卖方有权解除本协议,并要求买方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

(二)银行违约情形及责任

如贷款银行未能按照约定发放贷款或出现其他违约行为,买卖双方应及时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双方可按照本协议的约定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八、争议解决方式

本协议的签订、履行、变更和解除等事宜,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如双方在本协议的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