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小麦国家标准解读.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维普资讯
… … … … … … … … … …
… … … …
新 的小 麦 国家标 准解读
周子诚
2008年 1月 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 2、对小麦分
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新 的小麦 国 类进行了简化。由
家标准 (GB 1351—2008),该标准已于 2008年 5月 于冬麦和春麦在指标上没有任何区别 .检验特征不
1日起正式实施。 明显.因此取消按播种季节进行分类的要素.而将小
麦按硬、软、白、红分为五大类。即硬质 白小麦:种皮
一 、 小麦新标准修订的背景
为白色或黄白色的麦粒不低于90%.硬度指数不低
强制性小麦 国家标准 (GB 1351—1999)为调整 于60%的小麦 ;软质红小麦 :种皮为深红色或红褐色
我国小麦种植结构 .实施优质优价政策曾经发挥过 的麦粒不低于 90%,硬度指数不高于45%的小麦:混
巨大的作用。随着我国粮食种植结构的改善以及落 合小麦 :不符合以上规定的小麦 。
实中央的 “三农 ”政策 .原有的小麦 国家标准已不能 3、对质量要求 中的不完善粒指标作 了修改 .适
完全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为更好地落实党中央和 当放宽了中等小麦不完善粒的限制 .由原来的6%
国务 院的支农 、惠农政策 ,适应小麦生产和流通发 调整为8%.以更符合我国的实际状况。
展 的需要 .维护国家 、种粮农民和企业 的利益 .确保 4、将 “霉变粒”改为 “生霉粒”(定义没有改变).
国家粮食安全 .对 1999年版的小麦标准进行 了修 主要原因是为了与我 国粮食卫生标准 (GB2715—
订 2005)中的 “霉变粒”指标进行区分。
我 国粮食卫生标准 (GB2715—2005)中的霉变
二、新标准 内容解读 粒是指粒面明显生霉并伤及胚和胚乳 (子叶)、无食
/
用价值 的颗粒 .规定不得超过 2.0%:而生霉粒是粒
l、修改 了硬质小麦和软质小麦的判定方法 .将
面生霉 的颗粒 .受到损伤但尚有使用价值的颗粒。
感官检验改为仪器化检验 以硬度指数取代角质
霉变粒是生霉粒进一步恶化的结果 .二者有着必然
率 、粉质率作为硬质小麦 、软质小麦的表征指标 ,建
的联系 .但受损害程度不同。
立 了我 国小麦硬度分类评价体系.规定硬度指数大
5、将生芽粒的定义调整为 “芽或幼根未突破种
于等于 60的为硬麦 .小麦等于45的为软麦 .介于
皮但胚部种皮已破裂或明显隆起且与胚分离的颗
两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