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想象与联想.ppt

发布:2017-03-23约3.4千字共3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在弄清楚题目要求、重点、范围以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准备表达一个什么思想,这就是回忆材料,确定中心。中心明确了,就要围绕中心,选择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这就是围绕中心,找材料。找材料:面应广,度要深。 发散思维——想象 温州实验中学初三年级作文系列训练(五) ——为你插上飞翔的翅膀 想象⊙联想 ——思维的拓展 ——材料的选取 ——材料的具体化 先看一篇文章 : “如果真有‘时空隧道’,它可以带你回到历史上的某一时刻,使你有机会见到古今中外的任何一个人,你会选择时间上怎样的一个坐标点?你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象?会见到哪一位历史人物,与他进行什么样的对话呢……”   请展开想象,写一篇文章,自拟题目。 《论语》新篇 “子贡,你怎么不说话?”   “夫子,我……其实……不是,其实……我是做了一个梦,想请夫子……”   “呵,不就是帮你解个梦么?这手艺虽然比不上周公,不过……你先说说你那个梦吧!”   “是这样。这是一个很长很沉的梦,我梦见我到了另一个世界,大约是几千年后吧,斯世之人,吃有珍馐佳肴,住有高楼大厦,穿有锦衣华服,行有汽车飞机……”   “你说什么车,什么机?”   “噢,是一种不用马拉而自行的车,像个乌龟壳,快于马车数倍。那个飞机是一种铁鸟,大如鲲鹏,腹中尤能纳人,翱翔九天,日行万里。对了,我在这个世界里是一个孩子。”  “哦,说下去。”  “夫子以为这种生活怎么样?”  “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不过,如果是天下人人如此,安居乐业,未尝不是一件美事。”  “夫子以为我在梦中,日子过得如何?”  “幼有所养,人之幸事。”  “夫子您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当是世也,是不论贫富,不讲贵贱,年满六岁,统统上学。学前班一年,小学六年,中学六年,如果混得好,还要上大学四年。”  “有教无类,诚其善也。”  “夫子,适龄儿童一网打尽,您当然觉着‘善’了,可是,请问夫子:成千上万人,会不会有完全一致的思想?一个人的命运能不能由一张试卷决定?将一个人的学业用数字量化表征,以百为满,究竟五十九与六十有多大差别呢?”  “糊涂!龙生九子,尚且各不相同,怎么能指望千万人思想完全一致呢?一张试卷决定一个人的一生,这张试卷恐怕非圣贤不能编写。一个人的学识,如同一捧沙子,分为百份,你说五十九份与六十份哪堆更大呢?”  “可在那个世界里,为师者的任务,就是从小学开始用一张张的试卷,一遍遍的灌输,让成千上万的人长成一个脑袋,去通过一项全国范围的洗礼。他们得意地管这场高考叫‘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挤下桥的自然是蠢蛋庸才,前途无望。要么明年再挤,要么自谋生计。挤过去的,自是人中英杰,栋梁之材。”  “一样的身手,一样的头脑,如此栋梁,有数人足矣,何必全搞成一副面目。”  “夫子所言极是。据说挤过桥的,日后在大学里,又要费大气力将辛苦长成的生铁脑壳打碎,颇费周折。”   “呜呼!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还有呢。夫子教导我们说,要‘多问,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要‘多学而识’,而我在梦里,每日在学校之中,只能像只皮口袋一样,将书上和老师讲的囫囵装进,消化吸收还来不及,哪能有多问的心思啊。在梦中,每日闻鸡起舞,夜晚忙于当天作业,不到月朗星稀不能休息。”  “诚如所言,彼学子一夕之寝尚难保全,胡瞻其能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此非治学之道,彼君子兮,岂无所乎?”  “夫子,按您那套治学之道,最少复读三年。”    “以吾之道,可得真才实学,胜彼百倍。”  “可挤不过那独木桥,将来就没有出路,找不到一个好饭碗,您的真才实学,饥可食乎?寒可衣乎?在梦中一位老师有一句话,说‘盯着高考看,瞄着高考干,围着高考转,跟着高考变。小子,挤过独木桥,你至少少奋斗五年。’”  “?!”  “夫子恕罪。我只是鹦鹉学舌而已。”  “为师者,当为人之表,岂可宣扬此投机取巧之说?”  “夫子此言差矣。当老师的,也打学生时代过来,而且多已为人父母,哪有把学生往火坑里推的?但那个世界,竞争激烈,难容大器晚成之人,等你五年奋斗完,恐怕早已物是人非,换了人间了。为人师者,也是为学生日后打算。况且学校也是用学生分数的高低衡量老师的优劣,学生分数高,自然皆大欢喜。不瞒您说,就是您,如果较起真来,恐怕奖金月月拿不全。”  “此又何故?”  “夫子一生,三千弟子,精通六艺者七十有二,合格率仅为2.4%,门徒百人之中,功课全都合格的,不到三人,依照《教师考核细则》,奖金恐怕是不行了,弄不好,薪俸都要扣除。”  “……”  托爱因斯坦的福,我——那个满嘴梦话的冒牌子贡从两千多年前又回来了。我真愿意留在那儿跟大成至圣先师侃大山。但不行,今天作业还没写,明天还有一次摸底考试…… “《论语》新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