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全套课件56P).ppt

发布:2017-08-24约4.63千字共5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名 称 的 确 定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失控的全身炎症反应的意义 对MODS认识的重大突破。 MODS研究重点从感染创伤本身转移到机体炎症反应。 MODS治疗从控制感染、创伤,延伸到调节炎症反应。 二、MODS的分期与临床诊断 第一期 初 期 呼吸性酸中毒 血容量的需求增加 肾小管功能的恶化,发生少尿 轻度的肝功能损害、肠扩张 应激性高血糖 意识模糊、伴白细胞变化的轻度血小板减少 第二期 进 展 期 肺间质水肿,氧耗增加:呼吸急促、缺氧 循环高动力学状态:需要依赖小剂量的多巴胺使血流动力学达到稳定状态 氮质血症: 其它:高胆红素血症、低蛋白血症、病人嗜唾,普遍存在全身性轻度浮肿。 第三期 终 末 期(MOF) 全身明显浮肿,与体液控制相矛盾的不稳定休克; 低氧血症和感染:ARDS 肾功能进行性恶化 消化系统衰竭:肠梗阻、应激性溃疡出血和DIC 反复院内感染 代谢反应异常:高血糖、蛋白分解代谢增高致尿素氮增高。 三、MODS的防治 缺乏特效的治疗措施 脏器功能障碍的预防 原发病的治疗: 防治策略的根本所在 预防及控制感染源,合理使用抗菌药 保护消化道 营养支持 加强监测与护理 脏器功能的支持治疗 治疗中应树立整体的观念, 防止在支持某一脏器功能的同时对其他脏器产生不良的影响,注重治疗中平衡脏器功能。 总 结 什么叫MODS? SIRS、CARS 与MODS 的关系? 细菌移位与MODS的关系? MODS诊断标准不统一,治疗方法是预防+支持 SIRS MODS 细菌移位与MODS 创伤 休克… 烧伤 感染… 肠道既是SIRS始动器官,又是SIRS靶器官 MODS 失控的全身炎 症反应 肠屏障功能障碍及细菌移位 其 它 发病机制 缺血和再灌注损伤学说 持续高代谢状态和氧代谢障碍 基因诱导假说 …… MODS是危重病 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 ICU患者 54%并发MODS 20世纪90年代 47.5% 2002-2005年 MODS 死亡率 55.9% 1个器官:15%一30% 2个器官:45%一55% 3个器官: 80% 4个以上器官:很少存活 30-100% 第一期 初 期 第二期 进展期 第三期 终末期 MODS 的临床分期 目前MODS诊断标准不统一 欧洲危重病学会制定的SOFA评分 加拿大Marshall MODS评分 国内使用的是1995年通过的 评分标准 诊断标准中应当包括哪些脏器,各个脏器功能障碍的判定指标及其病情严重程度等级分值的划分。 SIRS的有效的生化指标、评分系统等。 早期诊断标准意见不一致,主要的分歧在于: 大样本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深入开展,新的更为合理的MODS诊断标准会不断出现。 预防是降低其病死率的最重要途径 呼吸功能支持 MODS中功能障碍发生率最高的器官 维持机体的正常通气和氧合功能 选择药物或机械方法 循环功能支持 维持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 用药物、生物制剂或机械及手术方法。 肾脏功能的支持 清除体内蓄积的有害代谢产物,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 采取药物或血液净化治疗(CRRT) 肝功能支持 调整功能紊乱,清除体内异常代谢产物,维持内环境稳定。 人工肝、生物型人工肝和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的问世,给肝功能支持及替代技术带来了曙光。 胃肠道功能支持 保护胃肠黏膜,调节肠道菌群,防治消化道出血。 中医治疗:中医多称MODS为“脏衰证”。由于中医药防病治病的“整体观念”优势以及中医理论中的“治未病”和“防传病”思想,使得中医药防治MODS成为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扶正与祛邪并重,努力提高MODS的防治效果。 基因治疗:现主要处在理论探讨阶段,可望通过干预炎性刺激信号转导及基因表达来改变SIRS和MODS的病程发展。 * * 公元前1900多年 … M O D S 西京医院急诊科 黄 杨 掌握: 概念:MODS、SIRS、CARS、 bacterial translocation 熟悉: MODS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与分期 了解: MODS的认识过程和防治 目 的 要 求 多 器 官 功 能 障 碍 综 合 征 多 障 碍 综 合 征 战争与医学的产物 创伤性休克 急性呼吸功能衰竭 战 争 一战至二战早期 朝鲜战争 越南战争 医 疗 急性肾功能衰竭 多个器官或系统功能衰竭的问题浮出水面…… 多器官衰竭综合征(MOFS) 多器官衰竭(MOF) 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MSOF 序贯系统衰竭 多器官系统不全综合征 1991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