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微波车辆感应检测器.docx

发布:2025-02-04约6.91千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微波车辆感应检测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具备车辆感应检测的微波检测器的术语与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GB/T2423.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

GB/T2423.1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GB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1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GB/T191-200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0609-2006交通信息采集微波交通流检测器

GB/T26771-2011微波交通流检测器的设置

GB/T31418-2015道路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术语GB/T26942-2011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

3术语和定义

GB/T20609-2006、GB/T26771-201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微波车辆感应检测器microwavevehicleinductiondetector

向检测区域内发射低能量的微波信号,通过对目标反射的微波信号的识别与跟踪而感知车辆存在的设备。

3.2有效检测范围effectivedetectionrange

对车辆等目标能够以一定的检测率进行检测的范围,包括纵向可检测距离与横向可检测车道数,如图1、图2所示。

2

图1检测范围侧视图

图2检测范围俯视图

说明:

1.检测器;

L1.起始检测距离;

2.检测器前平面;

L2.有效检测距离;

3.发射波束垂直中心线;

θ.安装垂直角度;

4.路面

ψ.垂直发射角度;

5.发射波束水平中心线;

α.水平发射角度;γ.水平安装角度;

3.3中心频率centerfrequency

检测器发射的微波信号的频谱的中心。

3.4波束宽度beamwidth

在检测器发射的主波束的给定平面内,角偏向损失为3dB时,主轴左右两个方向的夹角。

3.5占用带宽occupiedbandwidth

3

一种带宽,对于某一给定发射在此带宽的频率下限和频率上限之外所发射的平均功率分别等于总平均功率的β/2。

注:除非ITU-R建议书对某些适当的发射类别另有规定,β/2值应取0.5%。[GB/T13622-2012,定义2.6.19]

3.6车流量vehiclevolume

在一定时间内通过车道某一断面的车辆数。3.7瞬时车速instantspeed

车辆通过某一地点时的速度。

3.8时间占有率occupancyratio

在某一时间间隔内,道路上已知点被车辆占有的时间与该时间间隔之比。3.9通过时间crossingtime

车辆从车头进入选定区域到车尾离开选定区域所经历的时间。

3.10感应捕获率sensorcaptureratio

检测器感知到的有效车辆数与实际通过车辆数的百分比。

4技术要求

4.1外观

检测器外壳应整洁、光亮、不应有明显凹痕、划伤及影响使用的变形、裂缝;镀层无气泡、龟裂和脱落;金属零件不应有毛刺、锈蚀及其他机械损伤;机身上的铭牌、文字、符号标识齐全清晰,不易脱落、磨损及擦除。

4.2结构

检测器结构应简单、牢固,安装调节方便;安装连接件应有足够的强度,并设置垂直、水平角度调节机构,以便于安装施工。其活动零件应灵活,无明显变形、凹凸不平等缺陷。

4.3功能要求

检测器应至少具有但不限于如下功能:

a)交通信息采集功能:检测车流量、瞬时车速、时间占有率、通过时间等参数。

b)目标感应触发:目标进入检测区域时检测器产生触发信号,能持续稳定的保持存在信号,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