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专业选修课程《Python程序设计》 课程教学大纲.docx

发布:2024-11-21约5.95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2

《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中文名

Python程序设计

课程英文名

ProgramminginPython

双语授课

□是?否

课程代码课程学分

4

总学时数

64

课程类别

□通识教育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教育课程

□综合实践课程

□教师教育课程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其他

课程形态

□线上

?线下

□线上线下混合式

□社会实践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考核方式

?闭卷□开卷□课程论文□课程作品□汇报展示□报告

?课堂表现?阶段性测试?平时作业?其他(可多选)

开课学院

大数据与智能工程

开课

系(教研室)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面向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开课学期

第4学期

先修课程

后续课程

选用教材

陈波,刘慧君.Python编程基础及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参考书目

1.嵩天,礼欣,黄天羽.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赵广辉等.Python程序设计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课程资源

1.头歌实践教学平台

2.网易公开课——哈佛大学公开课CS50/newview/movie/free?pid=EG295PU6Rmid=FG297O5KC

3./

课程简介

Python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选修课程,性质为基础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兼具,旨在培养学生掌握Python编程语言及程序设计基础,并具备利用Python解决本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涵盖Python语言基础、程序控制结构、函数与模块、数据处理与文件操作等方面。通过学习,学生应能熟练运用Python进行基本编程,掌握数据处理与文件操作技巧。这将为学生今后在本专业领域内应用Python进行数据处理、模拟仿真、算法实现等提供有力支持。

二、课程目标

表2-1课程目标

序号

具体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

能够读懂简单问题求解算法和程序,能够提取给定问题的基本数据,并能够用简单变量、组合数据类型变量、文件等进行描述。

课程目标2

能够用结构化或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方法等描述或设计给定问题处理过程,并能够用规定形式表达。能够对所选择的数据表达和计算表达的功能进行分析确定功能的有效性。

课程目标3

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恰当的软硬件平台,能恰当运用信息化社会数据处理与问题求解自动化的基本方法与手段解决本专业领域数据处理、模拟仿真等问题。

表2-2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L】

2.2能够识别与表达计算系统中的关键问题,针对计算系统设计与实现的需求进行系统分析和模拟。

课程目标1

毕业要求.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能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结论。【H】

4.3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并综合相关信息,给出合理、有效的结论,并对结论进行规范的表述。

课程目标2

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M】

5.2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开发或选择适当的工具、资源和技术方法,对与计算机软件系统开发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理解其局限性。

课程目标3

三、课程学习内容与方法

(一)理论学习内容及要求

表3-1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应关系

序号

课程模块

学习内容

学习任务

课程目标

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学时

1

Python快速入门

课程说明

Python极简史

解释执行

工具和软件

1.预习:整章教材、课件

2.线上学习:模块一视频内容

3.个人作业:

线上平台自测训练——Python语言基础

4.拓展阅读:

(1)Python之禅

(2)PEP8编码规范

(3)WPS-求伯君-中国第一代程序员

(4)对Python学习者建议

(5)Python辅助学习网站

(6)《Python编程之美》阅读编写规范和autopep8工具的使用方法。

1

重点:

1.Python语言开发环境配置

2.Python程序语法元素分析

3.第三方库的两种导入方法

讲授法:

尝试引导学生从国际视野看待问题,注重工程伦理问题,同时促进学生学科交叉融合思考问题解决方案。

2

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