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pdf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一、夯基达标
1.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两河”是指()
A.印度河和恒河
B.黄河和长江C.
尼罗河与恒河
D.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2.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文字的产生和演变见证并记录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历程。曾出现在两
河流域的古老文字(如下图)是()
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
C.甲骨文D.拉丁字母
3.参观法国卢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块黑色石柱(见右图)说:“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
”
的成文法典。该石柱上部的浮雕表达的政治观念是()
A.王权神授
1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B.民主共和
C.主权在民
D.天赋人权
4.《一本书读懂世界史》一书中“古巴比伦的兴衰”部分收录了这样一个案例:奴隶阿卜对主人尼
布说“你不是我的主人”,结果阿卜被判割耳之刑。阿卜被判的法律依据出自()
A.《汉谟拉比法典》
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
5.某部法典中记载:打掉他人牙齿的人将会被敲掉牙齿,挖去别人眼睛的人也要被挖出眼睛。
该法典也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这部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
A.古罗马的社会情况
B.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情况
C.古代印度的社会情况
D.古代希腊的社会情况
6.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1
图建筑位于哪个大河流域?
(1)
2
图石柱上刻着的是哪个文明古国的什么文献?该文献的实质是什么?在世界法制史上有何地位?
(2)
二、培优促能
1.找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某刊物中“史海拾贝”栏目出现了“两河流域”“汉谟
拉比法典”两个关键词,据此我们可以断定该栏目介绍的是()
A.古埃及文明B.古代印度文明
C.古巴比伦文明D.古希腊文明
2.下列选项中属于早期古巴比伦文明的代表性文明成果的是()
A.种姓制度、佛教
B.分封制度、甲骨文和青铜器
C.象形文字、金字塔
D.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3.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兴起,为有效地统治王国,汉谟拉比采取的措施是()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民主共和,人民主权
C.诸侯林立,封邦建国
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D.中央集权,地方郡县
4.观察下图,对其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