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数学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中期研究报告.pdf
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刘勰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数学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中期研究报告
武汉市汉阳区德才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课题的提出
人类进入新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
展和广泛应用,使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目前的社会可以说是一个“信息社
会”。信息技术成为当今世界崭新的生产力,信息产业也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产
业,信息在经济、军事、教育等社会各领域中所起的作用是无法取代的。
到90年代中后期,国际教育界认识到信息技术可以在教学中发挥更重要的
作用。在美国教育技术论坛第三个年度报告中,第一次从数字化学习环境的营造
来看待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对整合作出了比较系统、全面的论述。这就表明
整合的内涵、实质不是将信息技术仅仅作为一种工具、手段,而是强调要营造一
种全新的数字化教学环境。学习过程中学习主体以外的都是环境,传统教育中教
师主要依靠粉笔、黑板、幻灯、录音机等,通过讲授、板书、演示等来营造,在
信息技术支持的环境下就能创设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在这一种环境下,教师的
角色要发生变化,但教师的地位不可取代。在我国中小学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一
般分为五大类,一类是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一类是以直接知觉感受为主
的教学方法,第三类是以情景渲染为主的教学方法,第四类是以训练为主的教学
方法,最后一类是对前四类教学方法的综合。现代教学的方法对于完成教学任务、
达成教学目标有着重要意义。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他们的
三维目标,必须要深入分析理解自己所教学科知识,研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
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没有固定模式,要因人因生因时因材而制宜,但在研究过程
中,我们发现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使用呈现出一种模式化趋向,
重情境的营造,忽视语言的运用与调节功能,重视人机互动,忽视师生互动。在
信息技术环境下,我们的教学容量可以得到极大的扩充,但这些资源都应围绕教
学目标而用,不要强加给学生过多的不易接受的信息。正是基于这些因素的存在,
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刘勰
我们认为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地组合各种教学方法,使教学方式得以转变,教
学效率得以提高,这是一个十分重要而且必要进行研究的课题。
(二)、理论依据
1、各学科课程标准
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中均提到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促
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2、人本主义理论。海涅克认为,技术和人本主义可以以各种方式共存或各
自独立存在,教学媒体能够有助于提供一个学习环境,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学生能
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因为处于某种压力下,高度忧虑的学生容易出错,学习
的效率也就比较低,如果根据学生的需要运用教学媒体进行相同序列的教学,就
可能减少环境带来的压力。
3、教育传播理论。教育传播是指运用媒体技术,传递、共享和反馈教育信
息,以实现教育教学效果最优化。一般教学理论将教育者、学习者和学习材料作
为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现代教育传播活动认为,媒体是构成教学传播系统的必
然要素之一,从而产生了教育传播系统四元模型。
4、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有桑代克、斯金纳等,他们认为学
习是由于经验的反复练习而引起的行为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行为的变化实质是
“刺激——反应”联结的形成。行为主义的基本思想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设计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