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签订与管理制度.doc
合同签订与管理制度
合同编号:__________
甲方(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总则
1.目的和依据
为了规范合同的签订与管理,维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对外签订的各类合同,包括但不限于买卖合同、租赁合同、服务合同等。
3.基本原则
(1)平等自愿原则:合同当事人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应遵循自愿原则,协商一致订立合同。
(2)公平原则:合同的内容应公平合理,不得损害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诚实信用原则:合同当事人应诚实守信,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
(4)合法性原则:合同的签订和履行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合同签订流程
1.合同需求提出
(1)业务部门根据实际业务需要,提出合同需求,并填写《合同需求申请表》,详细说明合同的目的、内容、要求等。
(2)《合同需求申请表》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提交给合同管理部门。
2.合同对方的选择与审查
(1)合同管理部门根据业务部门的需求,进行市场调研,选择合适的合同对方。
(2)对合同对方的主体资格、信用状况、履约能力等进行审查,要求对方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营业执照、资质证书、财务报表等。
(3)对合同对方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生产经营情况、管理水平等。
(4)根据审查结果,编制《合同对方审查报告》,经相关部门审核后,确定合同对方。
3.合同谈判与起草
(1)由业务部门和合同管理部门组成谈判小组,与合同对方进行谈判,确定合同的主要条款。
(2)根据谈判结果,由合同管理部门起草合同文本,合同文本应包括合同的名称、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等内容。
(3)合同文本起草完成后,经业务部门审核后,提交给法律部门进行审核。
4.合同审核与审批
(1)法律部门对合同文本进行审核,审核合同的合法性、完整性、有效性等,提出审核意见。
(2)业务部门根据法律部门的审核意见,对合同文本进行修改完善,再次提交给法律部门审核。
(3)经法律部门审核通过的合同文本,提交给相关领导进行审批。
(4)合同审批通过后,方可正式签订合同。
三、合同内容与形式
1.合同的主要条款
(1)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明确合同当事人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
(2)标的:明确合同的标的,即合同当事人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如货物、服务等。
(3)数量:明确合同标的的数量。
(4)质量:明确合同标的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5)价款或者报酬:明确合同标的的价格或报酬及支付方式。
(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明确合同的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履行方式。
(7)违约责任:明确合同当事人违反合同约定应承担的责任。
(8)解决争议的方法:明确合同当事人在发生争议时的解决方式,如协商、仲裁或诉讼。
2.合同的语言和格式
(1)合同应使用中文书写,如需要使用外文的,应同时提供中文译本。
(2)合同的格式应规范、统一,包括字体、字号、行距、页边距等。
(3)合同应按照本单位的合同模板进行起草,保证合同的格式和内容符合本单位的要求。
3.合同的附件
(1)合同的附件是合同的组成部分,与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合同附件应包括与合同相关的证明文件、技术文件、图纸等。
(3)合同附件应在合同中明确列出,并注明附件的名称、份数、页数等信息。
四、合同履行与监控
1.合同履行的责任分配
(1)合同签订后,业务部门负责合同的履行,保证合同的顺利实施。
(2)合同管理部门负责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觉和解决问题。
(3)财务部门负责按照合同约定的付款方式和时间,办理付款手续。
2.合同履行的跟踪与监督
(1)业务部门应定期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合同的执行情况,及时向合同管理部门反馈。
(2)合同管理部门应建立合同履行台账,对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记录和管理。
(3)对重大合同或履行期限较长的合同,应定期进行检查,保证合同的履行符合要求。
3.合同履行中的问题处理
(1)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发觉问题,业务部门应及时与合同对方进行沟通,协商解决。
(2)如协商不成,应及时向合同管理部门报告,由合同管理部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研究,提出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