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鄱阳湖土鲶池塘养殖技术规程.doc

发布:2019-10-28约3.24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 FORMTEXT 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FORMTEXT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FORMTEXT DB FORMTEXT FORMTEXT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 FORMTEXT XX/ FORMTEXT XXXXX— FORMTEXT XXXX FORMTEXT FORMTEXT 鄱阳湖水系鲇池塘养殖技术规程 FORMTEXT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pond-culture of Silurus asotus in Poyang Lake FORMTEXT water system FORMDROPDOWN FORMTEXT (2019-10-23) FORMTEXT XXXX - FORMTEXT XX - FORMTEXT XX发布 FORMTEXT XXXX - FORMTEXT XX - FORMTEXT XX实施 FORMTEXT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XX/ XXXXX—XXXX PAGE I 目次 TOC \h \z \t前言、引言标题,1,参考文献、索引标题,1,章标题,1,参考文献,1,附录标识,1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环境条件 1 4 放养前准备 1 5 苗种放养 2 6 饲养管理 2 7 病害防治 3 8 运输及贮存条件 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南昌市农业科学院、江西省方洲特种淡水养殖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宗英、杜淑玫、熊春贤、曾柳根、熊林武、胡位洋、严保华、侯玉洁。 DBXX/ XXXXX—XXXX PAGE I 鄱阳湖水系鲇池塘养殖技术规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鄱阳湖水系鲇(Silurus asotus)商品鱼池塘养殖的环境条件、放养前准备、苗种放养、水质管理、科学投喂、病害防治和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鄱阳湖水系鲇商品鱼池塘养殖。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SC/T 1077 渔用配合饲料通用技术要求 SC/T 9101 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NY/T 842 绿色食品 鱼 NY/T 755 绿色食品 渔药使用准则 环境条件 水源水质 水源充足、无污染,水质应符合GB 11607规定。 培育场地 养殖场应符合 NY/T 391规定。 池塘条件 面积2500 m2~4000 m2,池塘深1.5 m~2.0 m,池塘坡比1∶1.5~1∶3,给排水便利,进水渠排水渠分置。 放养前准备 池塘清整与消毒 排干池水,曝晒池底,清除杂草与过多淤泥,修整池埂。放养前,用生石灰化水泼浇池底及池埂坡滩,用量150 kg/667 m2~175 kg/667 m2。 消毒时间 鱼苗下塘前10 d~15 d。 注水及肥水 消毒后2 d~3 d 注水,水位在1.2 m以上并施用生物肥培养天然饵料,水质应符合GB 11607规定。 苗种放养 苗种来源 鄱阳湖水系原种亲本繁殖。 试水 放苗前1 d,将少量鱼苗或夏花放入池内网箱中,经 12 h~24 h 观察鱼的动态,检查池水药物毒性是否消失。 苗种质量要求 放养苗种要求规格整齐,无病无伤,顶水有力,应激反应强。 放养密度及规格 放养密度1万尾/667 m2~2万尾/667 m2,全长7 cm~10 cm。 放养时间和放养操作 放养时间应在早上7:00~8:00和傍晚18:00~19:00两个时间段进行。操作时尽量轻柔,搬运放养苗种均带水操作。下塘时调节温差不超过2℃。 合理混养 每667 m2混养鲢、鳙鱼和彭泽鲫共计300尾,三种鱼的数量比为2∶1∶3, 规格50 g/尾,减少残饵,改善水质。 饲养管理 水质管理 苗种下塘时水深1.2 m,每 3 d~5 d 加注新水一次,每次注水 0.1 m~0.15 m,鱼苗下塘20 d后水位应增加到1.5 m以上,培育用水应符合GB 11607规定,水中的DO保持5 mg/L以上。 投饲管理 采用全价配合膨化饲料,饲料粗蛋白为38%~42%。饲料应符合GB 13078和SC/T 1077的规定。 坚持“定质、定时、定点、定量”投喂,每日早晚各投喂一次,每次固定在同一食场投喂,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0%~15%,根据水温和吃食情况合理调整。 巡塘观测 坚持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