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多个的使用及其来源-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现代汉语“多个”的使用及其来源
摘要:一些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著作或否认、或未谈及汉语中“多个”的用法。本文通过实际用例证明“多个”这一说法在现代汉语中的广泛存在,讨论其形成的句法语义基础以及可能受到的书面翻译的影响,并分析其使用的语体特征。
关键词:多个;概数词;书面翻译;语体特征
引言
赵元任先生[1](P.294)把“多”称为数量定词,在他所列的数量定词和量词的搭配表里,“多”只能和9类量词里“标准量词”中的“年”搭配,而不能和“个”搭配。而朱德熙先生[2](P.45)在讲到概数词“来、多、好几”时也认为“‘好几’能放在量词或位数词前头。例如:好几个、好几百。‘多’和‘来’不能占据这两种位置。(*来个,*多个,*来万,*多万)。”“来个、来万、多万”凭语感的确不能说,但“多个”也不能说吗?
一、“多个”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
据我们调查,现代汉语中“多”完全可以出现在一些量词前,形成“多+量词”这样的说法,其中“多个”就十分常见:(1)
多肽多个氨基酸缩合形成的化合物,如催产素。把多个橐排在一起称排橐,用马力、人力、水力推动就称马排、人排、水排。实用软件公众可以在企业的整个社会性活动当中,以多种渠道,多个角度,不同方式,不同形式获得企业信息中国各级军事代表团应邀对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地区多个国家的军队进行了成功访问。中国农民调查1988年我国政府颁布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并且建立了多个自然保护区。米达麦亚一边把得自费沙的丰富情报展现在多个萤幕上,一边详细说明。
显花植物的未知祖先具有许多排列成一个或多个螺旋形的叶。
至此,云南省已经发现有多个水体出现砷含量严重超标现象。
以上例句表明,在现代汉语尤其是汉语书面语中,“多个”的使用是比较常见的。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变化最快的部分,一些词往往经历了不能说、不常说到可以说的过程。“多个”在赵元任、朱德熙等先生的语感中不能说,而在当前汉语中比较常见,这也是词汇发展变化的一个正常现象。下文尝试对“多个”在历史上的使用情况进行考察,并分析它产生的原因。
二、南朝梁、唐五代佛典中的“多个”
我们在南朝梁以及唐五代数部佛典中发现了十多例“多个”,如:
罢矢体多个夜叉住掣多罗伽罗国,摩柯蓝陀摩夜叉住底里不罗国。(《孔雀王咒经》,4/450c)
谓此诸缘要互相遍应,方成缘起。如一缘遍应多缘,各与彼多全为一故,此一则具多个一也;若此一缘不具多一,则资应不遍不成缘起。(《大方广佛华严经疏》,35/516a)
问:若椽等诸缘,各出少力,共作不全作者,有何过失?答:有断常过,若不全成,但少力者,诸缘各少力。此但多个少力,不成一全舍,故是断也。(《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45/508a)
谓众缘之中以于一缘应多缘故,各与彼多全为其一,是故此一具多个一。(《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45/620b)
诸华中,各皆由一华遍应多华故,各多华全为其一华,是故能有多个一华。(《宗镜录》,
7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