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依法收集运用证据(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二政治高效课堂实用优质说课稿+说课稿(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docx
10.3依法收集运用证据(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二政治高效课堂实用优质说课稿+说课稿(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依法收集运用证据”为主题,围绕高二政治选择性必修2教材,结合实际案例,通过情境创设、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证据收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证据运用能力。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证据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学习依法收集运用证据,学生能够理解法律在维护社会公正中的作用,掌握证据收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提高运用证据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证据的种类和特征,包括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等。
-掌握证据收集的原则,如合法、客观、真实、全面等。
-熟悉证据的运用,包括证据的审查、证据的认定和证据的运用规则。
2.教学难点:
-难点一:证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识别。例如,如何区分合法获取的证据与非法获取的证据,如何判断证据的真实性。
-难点二:证据的全面性和客观性把握。例如,如何避免片面收集证据,如何确保证据反映事实的客观性。
-难点三:证据在法律程序中的运用。例如,如何在法庭上正确运用证据进行辩护或质证,如何处理证据不足或证据矛盾的情况。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法,系统讲解证据的种类、收集原则和运用规则。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律师、法官等角色,体验证据在法律实践中的应用。
3.运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案例,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4.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学习能力。
五、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探讨一个非常重要的法律问题——依法收集运用证据。在法律实践中,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的关键,也是维护社会公正的重要基石。那么,我们如何依法收集和运用证据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
【新课导入】
1.提问:什么是证据?证据在法律实践中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的依据,是法律实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2.讲解:证据的种类和特征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证人证言、物证、书证、视听资料、鉴定意见、勘验笔录等
【新课讲解】
1.证据收集的原则
-合法原则:依法收集证据,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客观原则:客观、真实地反映案件事实。
-真实原则:证据必须真实,不得伪造、篡改。
-全面原则:全面收集证据,确保案件事实的全面性。
2.证据的运用
-证据的审查:对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进行审查。
-证据的认定:根据证据的审查结果,对证据进行认定。
-证据的运用规则:遵循证据的运用规则,确保证据的公正运用。
【案例分析】
1.案例一:某公司因合同纠纷起诉另一家公司,要求赔偿损失。在诉讼过程中,原告提供了与被告签订的合同、邮件往来等证据,被告则提供了与第三方签订的合同作为反驳证据。请同学们分析双方提供的证据,判断哪些证据具有证明力。
2.案例二:某学生在考试中作弊,被监考老师发现并报告给学校。学校在调查过程中,收集了学生的作弊工具、同学证言等证据。请同学们分析这些证据,判断学生是否构成作弊。
【小组讨论】
1.讨论主题:如何在实际生活中依法收集和运用证据?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证据收集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全面性。
【课堂小结】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证据的种类、收集原则和运用规则。
2.强调证据在法律实践中的重要性,提醒同学们在生活中要树立法治意识。
【课后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证据收集和运用的心得体会。
2.收集一个与证据收集和运用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了证据的种类、收集原则和运用规则。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证据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区分证据的种类,如直接证据、间接证据、原始证据、传来证据等。
-学生掌握了证据收集的基本原则,包括合法性、客观性、真实性和全面性。
-学生熟悉了证据在法律程序中的运用,包括证据的审查、认定和运用规则。
2.能力提升:
-